有所謂醫師性格嗎?
光是內科醫師跟外科醫師就南轅北轍──前者龜毛到不行、後者大而化之
如果說經年累月的醫學訓練可以塑造出什麼共同點
我想應該是三句話不離evidence-based medicine以及凡事趨吉避凶、就怕把醫療糾紛攬上身
律師性格是務實(我覺得是"現實")、擅於言辭交鋒的機巧
醫師性格則是保守、只敢有三分證據說三分話
回答病人問題時我常常覺得很憋
話語裡永遠不能出現"保證"、"一定"、"絕對"
考過國考的大家一定知道
含有這些詞彙的選項就不能選
我們只能模稜兩可地說"有可能"、"大部分"、"相對來講"
再不然就是提出一些對病人來講沒什麼意義的統計數據
自己都覺得沒什麼說服力

在醫生還德高望重的時代
我們只要負責照顧好病人就好了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
當醫生變得好複雜
開藥的時候要注意這個品項健保有沒有給付、出院診斷要點對、檢查不要多排、同樣藥效要開便宜的藥
花去好多時間的paper work美其名是維護醫療品質
但大家心知肚明有更多成分是為了應付健保審查
我羨慕醫院裡披著白色長袍的主治醫師們腦子裡的知識
卻不嚮往他們為發表論文汲汲營營、必須撥空出席一些無聊會議的生活
看病人變成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這難道不是本末倒置?
雖然說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可以造福成千上萬的人
但大部分的主治醫師們著眼的只是名聲和升遷吧
而身為第一線接觸病人的住院醫師
盡責地探視、排檢查、找出病因、給藥
把一個病人安安穩穩地送出院
這些曾經帶給我無盡欣喜
不過背後付出的時間心力與這點小小的成就相比
不成比例

這幾年來漸漸能體會"上醫醫國"的道理
真的要改變時局、造福群眾
唯有從政策面去改變
可是政客們的嘴臉看了真叫人心寒
很多事情一扯到利益、人事就簡單不起來
光是與醫療息息相關的健保問題就讓許多醫師們吵破頭
很難想像其他攸關民生社稷、國家時局的政策醫師們有什麼本事和立場來掌舵
拿過諾貝爾獎的李遠哲博士插手政治都會被嫌"你懂什麼?"
光有理想抱負是不足以在政治洪流中鼎立的
醫師性格就還是只適合乖乖作醫師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