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SA Today把"Anne Frank"與"偷書賊"相提並論
在閱讀過程中我一直聯想到的卻是Harper Lee的"To Kill a Mockingbird"
"Anne Frank"像的是時代背景、主角都是個小女孩
但小說體跟真實日記終究還是南轅北轍
從天真孩童的角度詮釋嚴肅殘酷的議題
利用年齡反差勾勒人性的美麗與邪惡
如此淡寫輕描卻如此撼動人心
"To Kill a Mockingbird"跟"偷書賊"在我心中才是並列的經典

有太多藝文創作以二戰時納粹德國的暴行為主題
光是電影吧
我就想到"辛德勒名單"、"美麗人生"、"鋼琴師"......
大家嘗試著從各種角度描寫這令德人蒙羞、令猶太人悲憤的一場浩劫
此段歷史的確也成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
在看"偷書之賊"前我不無遲疑──啊都寫到爛了,還能怎麼感動人?
我相信看南京大屠殺自己會有永遠不滅的悸動
但是看納粹欺壓猶太─少了那份民族認同感─會有多少共鳴?
還有我的歷史很爛、尤其是世界史
如果要有點背景知識才能進入這個故事
那我乾脆直接放棄

"偷書賊"有兩個theses:人性的邪惡與光明、文字的力量
前者
在風聲鶴唳、人云亦云的大環境下
仍舊不乏挺身而出的燦爛靈魂
於是我們看到冒死藏匿麥克斯的漢斯、在猶太隊伍行經路線放置麵包的魯迪
我們感動於麥克斯昏迷時莉賽爾搜集的十三項禮物、敵軍飛行員臨死前的那隻破舊泰迪熊
這群可愛的孩子
他們可以一邊無知地喊著"希特勒萬歲"
一邊卻熱情崇拜杰西.歐文斯
莉賽爾在戰火中懵懵懂懂地長大
但她沒有學會對猶太人鄙視、對元首心悅臣服
因為她對麥克斯的友誼、那與生俱來的關愛與良善
早已根深蒂固
莉賽爾這個角色跟"To Kill a Mockingbird"裡的Scout有異曲同工之妙
都是粗魯而機靈的小女孩
故事都從她們原本無知而單純的眼中開展
逐漸走向深沈
她們都有個正義化身的父親/養父作標桿
使小小心靈不至迷失於周遭一言堂的氛圍

真正讓"偷書賊"跳脫傳統格局的是它的第二個thesis:文字的力量
這本書的第一敘事者是死神
由衪來說偷書賊─莉賽爾─自己寫下的故事
對作者的貪心我本來有點看好戲的心態
不太相信他如何能顧好兩個主題又不落得左支右黜
後來發現真的是多慮了
"文字的力量"貫穿全書
從最開始莉賽爾撿起掘墓工人手冊以紀念弟弟的死亡
挑燈識字渡過被惡夢驚醒的漫漫長夜
與麥克斯的忘年之交及贈書
求知若渴地從鎮長夫人家偷來一本又一本的書
在防空洞中為街坊鄰居朗讀
以至於因半夜在地下室創作而躲過空襲......
近乎頑固地adhere to"文字"卻不顯刻意
原因在作者聰明地讓這本書本身就成為文字力量的一種展現
所以當讀者的悲喜隨著書中篇章起伏
其實就已經認可作者所想表現的"閱讀與文字的力量"
不管我們意識到了沒有

寫作手法亦值得一提
即便看的是翻譯版
作者別出心裁的譬喻依舊讓人大為欽服
"隊伍像是會動藥片,溶解在潮溼的空氣中。"
"世界是一鍋險惡的燉肉。"
"爸爸是手風琴!但是他的風箱空蕩蕩。沒有空氣吸進去,沒有空氣吐出來。"
如果你討厭預知結局
那麼作者的寫法近乎offending
死神不停透過衪的口告訴我們誰死期將近、誰會逃過一劫
"我討厭製造懸疑"──衪是這麼開口見山地說了
於是更加肆無忌憚地放雷
面對避無可避的雷
我卻不得不同意
如果一本書最吸引人之處只在角色生死或劇情走向的安排
不免表示作者的表達技巧太過貧乏
(當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哈利波特是否會被賜死
我想JK羅琳是相當無奈的吧)
在看"偷書賊"的倒數第二章
雖然全村人死光光這件事早就被大嘴巴的死神戳穿
我還是忍不住落淚低迴
那份感動因為扣掉突逢惡耗的驚厄
所以更加純粹

"偷書賊"給我的感動
並沒有因為我不是德國人、猶太人
或因為我歷史很爛而少一點
我想自己當初擔心西方人是否進得了"色,戒"也是多慮
只要講的是人性
身為人類都能感同身受
其實我討厭關於爭戰、死亡的負面描寫
連"魔戒"都已經沈重得讓我喘不過氣來
為什麼人性的光明非得要在這種setting下才更顯璀燦?
最後死神沒有問出口的問題是:"人類的文字與故事怎麼可以這麼具有毀滅性,又同時這麼光輝呢?"
我的疑問是
可不可以只留下光明的那面
捨棄邪惡、晦暗的一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