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知道故宮博物院在週六夜間五點到八點半免費開放給卅歲以下的國民及學生之後
就一直計畫著前往探訪
趁著今天熱得絲毫不像冬日的好天氣總算成行

去程途中很努力地回想上次參觀故宮是什麼時候
印象中最鮮明的竟是高一做美術報告的那年
都十多年前的事了耶!
想著那麼多觀光客前來台灣就是為了一親故宮文物的芳澤
我卻放著它在自家後院不屑一顧
著實有些痛心
五點整拾級上故宮
大部份遊客都和我們成反方向擦肩而過
2006年底才改建完成的故宮博物院變的似乎只有本館建築
外頭的台階呈維持著記憶中的模樣

院內遊客遠比從前來的時候少
鮮少有被人潮擋住、必須大排長龍的場面
參觀品質非常好
故宮國寶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更換展示內容
這一季展出的包括
奉天承運:清代歷史文書珍品展
天祿琳琅:乾隆御覽之寶
妙筆生花:院藏歷代繪畫書法作品展
etc.
若有深厚的國學或歷史背景想必會有更深刻的感動
因為懶得聽導覽
不學無術的我只能直接去感受這些藝術文物的美
作一些很粗淺沒內涵的賞評
比方說郎世寧的百駿圖
我看了老半天只在數它到底有沒有百駿──第一次數是96匹、第二次數是98匹
不過既然同行的人數起來不多不少100匹我就辜且相信吧
宋明清一些宛如鬼斧神工的工藝令人讚嘆
像是微雕的玉器、內繪的鼻煙壺、透花的瓷碗
都是只要出錯分毫就無法成就的珍稀藝品
在講究速成、大量生產、機械代工的現代
這種耗時費功的手藝反而沒有存在的空間

本來雄心萬丈地想待到閉館前的八點多再出館
結果偌大的展覽空間走來令人腳痠
而且已經看到Discovery裡頭介紹的轉心瓶、多層象牙吊球跟胡桃雕刻小船
七點不到就心滿意足地離開
反正卅歲以前有的是機會再來
I'll be back!

在故宮前搭乘紅30前往士林夜市
海洋館站下車剛好過街就是十全藥燉排骨
以前自認是吃不得藥燉的人
所以來這裡N次不是過門不入、就是坐著看別人吃
今天點了羊肉跟排骨覺得滋味都很不錯呢
湯頭黑而不濁略帶甜味
可惜的是這樣的天氣吃這麼補的東西是嫌熱了
除了這一攤外後來林林總總還吃了蚵仔煎、生炒鱔魚、麻油豬肝、豬肚湯、剉冰跟烤玉米
士林夜市的小吃聚集處搬到離捷運站較近的現址也好幾年了
逛起來依舊不習慣
還是記憶中那條與外街相通的小小暗巷加上後面陰暗的盜版卡帶區才叫人熟悉呀
其實我很驚訝士林夜市還能吸引這麼多人潮
在小吃攤間繞來繞去都是重覆的炒花枝、各種煎、天婦羅、牛排etc.
實在稱不上什麼玉饌美食
唯一的致勝點只有"大"吧
今天沒精力去逛再過去一些的夜市主街
不過到那裡人擠人的
也沒什麼樂趣可言

在夜市做了一件重溫舊夢的事:撈魚
這是我少數可以大言不慚拿出來自誇的秘技
小時候幾乎每個週末都會來士林、每次都繳一堆學費在撈魚攤上
從一開始只能挑死魚、病魚來撈
到後來一支紙網就能狂撈一堆還不破
我的這項特殊才藝曾經嚇到一些大學同學
因為他們一直以為撈魚是用來騙錢的、根本不可能撈到
結果今天第一攤在原金雞廣場前的撈魚攤小試身手
卻讓我信心大失
(見下圖上半:新式撈魚)
跟舊式撈魚攤不同處除了所撈的魚從廉價的朱文錦變成孔雀魚之外
整個裝魚的箱子也變小變深了
這對撈魚的人來講是很不利的
第一個是撈魚很忌跟其他撈魚者打架
所以以前只要看到旁邊有拿著不破網在那裡亂撈一把的小孩我是絕對不下場的
只要有亂流竄來脆弱的紙網就應聲而破
第二個是紙網以斜角進出水面為宜
要儘量減少垂直升降的衝力
所以撈魚也最好撈游到臨近水面的、不要撈在下頭潛水的
當魚箱深度太深時先天上就提供了魚群很好的避難所

所以在這第一回合中
我用掉4支紙網只撈到13隻魚
好難過自己的技術生疏退步許多
遊戲規則是撈5隻送1隻
不過老板很好心說我可以帶3隻走
所以我挑了2隻公的、1隻母的打算讓牠們生小孩
後來走到集中攤販的地方又看到一家傳統撈魚攤
想說就再買一支網子來玩玩吧
結果一連撈了快廿隻網子都沒破
(見下圖下半:傳統撈魚)
兩個小姐站在後頭看我撈了一陣,說:"這大概是撈好玩的吧。"
(她們指的是看板上寫的"撈不破的網")
悻悻然地走了
另外一個在旁邊玩不破網的小妹妹好心跑過來提醒我:"這個網子很容易破唷。"
我說:"渥,沒關係,姐姐有練過。"
身旁的人吐我槽:"是阿姨啦。"
天真的妹妹一臉困惑:"那到底是姐姐還是阿姨..."
呼~~真可愛
其實我覺得傳統的網子是真的比較牢靠
後來不想撈了把網子轉給同行的人玩
他也就很夠意思地幫我把網子弄破了


故宮加士林夜市是很一氣呵成的行程
帶給我一個心靈跟肚皮都很充實的週六夜晚
推薦給大家 ^o^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