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好像說今天的重點在認識環境跟觀光是吧
驗收一下成果

對於倫敦的探索目前仍侷限於宿舍以南雙腳走得到的地方
我對地鐵有點兒懼怕
也還沒時間研究可以坐去哪裡玩
所謂認識環境從週末就一直在執行了
去逛的那幾家店都座落在宿舍到學校之間
我想先把這段路走熟
以後上學儘量用走的節省交通費
至於觀光嘛
我真的不是那種旅遊書又劃線又作筆記每個地方都得到此一遊才認為不虛此行的人
跟旅行團的話反正遊覽車載著跑
導遊說下車參觀就跟著團員下去繞一圈拍幾張照
不用花額外的腦筋跟力氣
但我自己並不特別覺得這樣做有意思
也懶得為親眼見證旅遊書的內容大費周章
我沒打算如此積極玩倫敦
因為觀光客愈多的地方愈無法呈現這個城市的原貌
像我每次經過忠烈祠看到一堆日本觀光客都覺得有點好笑
台北人自己反而不會想去這些觀光景點呀
每天實際跟市井小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樂趣更多
也是我認為真正能感受一個城市生命力的方式
等該辦的事都辦妥或許會挑幾個書上推薦的地方看一看
但即使回台灣前很多該去的地方都沒去
我也將不會感到一絲可惜

捱過一個除了血拼外什麼正經事都辦不了週末
今兒個卯起來處理一些銀行跟學校事務
第一站先到離宿舍最近的某銀行表示想開學生戶頭
行員說所謂"student account"必須是在英國住三年以上的學生才能開
我要開的話只能開一般的戶頭
至於信用卡先前就有朋友告訴我
以外國學生的身份是不可能核准的
所以我開戶的目的是為了讓台灣方面匯錢過來
另外就是要拿到一張方便買東西的Debit card
我拿出護照跟學校當初發的入學許可給行員小姐看
她搖搖頭說還缺一張address aproval
我搞不清楚她指的到底是什麼文件
小姐說我只要跟校方說需要一封供銀行開戶用的信
他們就了解了
反正我下一站本來就是要去學校交學生證的申請表跟照片
於是便一路朝地圖上所指的學校方位走去
LCF (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就位在Oxford St跟Regent St交叉口附近
換言之它被一堆很好逛的商店圍繞著
幾個月前LCF校友K跟我說學校旁邊就有一間Topshop
當時聽過去也沒啥概念
現在才知道這簡直就跟在百貨林立的東區或信義計畫區附近唸書沒兩樣!

地圖上的綠框是一棟標著LCF校名的建築
不過一開始我不知道整棟都是我們學校
照著當初註冊須知上給的地址一頭鑽進小路上辦公室所在處
竟是個入口不甚起眼的公寓式建築
這跟我本來想像中那種傳統開放式的大學校園實在差太多了
不禁有些失望
只能自我安慰說學校小也有小的好處
至少師生跟學生彼此間的互動會比較密切
抵達專門辦理入學手續的辦公室時已經有兩、三位學生在那兒排隊
所有文件跟證明申請似乎都在這兒
我跟那裡的小姐一提起關於銀行的事
她立刻熟門熟路地指示我去填寫某張表格
不過必須等到兩天後也就是禮拜三才能過來領我所要的文件
換句話說銀行開戶日期又得延後啦~~
在這裡也碰到幾位外國來的學生
其中一位看起來頗有年紀的香港小姐(其實應該說大姐,搞不好有四十了)整個搞不清楚狀況
我絕對不敢說自己英文好
但她的英文又比我爛很多
不禁替她擔心開學後要如何應付課業?

繞到外面去才知道原來學校很大
奇怪的是Ground floor都是店面
而且我之前哈得要死的Zara赫然在列!
這好像妳崇拜金城武好幾年然後某天他突然搬來跟妳作鄰居一樣
實在是作夢都不敢奢望的境遇

開戶沒開成、學校是去成了
不過既然計畫要到這一帶
今天另一個重點是趁機把之前買的衣服拿來退
我在美國當交換學生兩個多月下來已累積不少退貨經驗
依照往例店員都是很阿沙力地接受並退錢
所以我對退貨之舉心安理得並不畏懼
算起來我今天總共退了四家店的商品拿回150多英磅
而每一家對退貨的反應跟處理流程都不太相同
且聽我娓娓道來
第一個退的是在Boots買的Dove沐浴乳
發現健身房有免費沐浴乳可用之後我始終視那瓶初來乍到多買的沐浴乳為眼中釘
那天翻到Boots收據背面發現除了化妝品、食物、藥品之外什麼都可以退
於是便開心地拎著它回當初購買的店家退貨
沒想到店員接受之後劈頭就問我為什麼
可能此類消耗品很少有人買了又退吧
假如會在英國長住放著總是有用到的一天
只能回答是後來發現自己已經另有沐浴乳了
這也算事實我可沒騙人
而Zara跟Burshka的退貨流程則很類似
跟著結帳隊伍排隊的我一到櫃檯表明要退貨時
她們會另外呼叫一位店內人員
她出現的目的是要仔細核對拿來退的貨品跟收據上到底是不是同一件以及有無穿過的痕跡及汙損等等
這位小姐核可之後原來的櫃檯人員才可以繼續進行退費的動作
在Zara跟Burshka完全沒受到刁難的我最後一站來到Mango
它們Ground Floor的櫃檯還不給退呢
一定要我上到一樓(仍不習慣英國的first floor是指台灣的二樓)
上去之後小姐聽到我要退貨並無不悅
可是在檢視衣服的時候她忍不住皺起眉頭問我為什麼要退
似乎對自己家的東西非常有信心
沒預期到會被問的我呆住了
心想:「女人亂買東西之後又後悔不是家常便飯嗎難道妳沒經驗?」
只能有點糗地囁嚅著說:"I just regret."
她也沒再多問
因為注意力被我退的那件裙子上的鬚鬚給吸引住了
我昨天把這件裙子裝袋時也發現裙襬下方跑了很多鬚鬚出來
當初買的時候是沒多留意
可是既然我完全不曾動過它很顯然是本來就這樣的
小姐抬起頭來問我是不是有穿過這件裙子?
我很理直氣壯地否認了
心裡盤算著假如她再質疑我一定要據理力爭
那件裙子的tag是整個吊在外面的怎麼可能偷穿
不過她沒再問下去就退了我100多英磅的錢

完成退貨程序的我帶著又重新飽滿的錢包往Regent St邁進
才咫尺之遙
但名店林立的這條大道跟走street fashion風的Oxford St大不相同
消費者是比較有年紀跟社經地位的族群
所以造就了同樣是Zara
Oxford St的分店塞到爆、Regent St的卻非常空曠的現象
以好逛度方便性來講當然是後者勝
不必跟小美眉們擠而且商品擺得整整齊齊的尺寸也多
問題是血拼的火焰就是要有那種「大伙兒衝啊!」的氣氛才能點燃
對我來講在Regent St上的Zara逛非常沒趣
另外我還特別去Burberry看了一下
雖然敝人此行並不打算買什麼B牌的東西
(我只對Burberry Prorsum有興趣,但此ready-to-wear系列貴到翻,我不可能買)
但萬一有機會到outlet還是熟悉一下風衣的原價碼才有得比
調查結果是那種傳統卡其色的trench coat價位都在七百英磅上下
實在是坑錢哪台灣根本穿不到
就算outlet賣五折我也還是覺得貴
往南走到Piccadilly circus station再往東到Leicester square station
這一帶遊客非常多
不過疏於作功課的我也不知道有什麼可看的
折回學校附近之後我順著Oxford St再往更西邊走過去
沿途大都是一些看過的店
讓我覺得很有趣的是一家叫Selfridges的百貨公司
比較各國的時尚精品經營生態實在是一件好玩的事
在台灣這些精品店多半有自己獨立的boutique
即使附設在百貨公裡也一定擁店自重不會降低格調與他牌混雜在一起
然而先前在美國我就發現像在Neiman Marcus或Saks Fifth Avenue這類的精品賣場裡
除了LV或Channel這種真正大腕級的
其他管你是什麼大牌
照樣是鞋子歸鞋子、包包歸包包、成衣歸成衣拆開來賣
從那時候起我對名牌精品那種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崇敬感便漸漸消失了
Selfridges的layout也採用同樣的模式

Ground floor擺化妝品、配件跟一些廉價服飾品牌(Topshop便歸屬此類)
右邊上下兩張就是配件區的照片
比較大的品牌像MiuMiu、Gucci、Dior是有自己的店面
可是像Mulberry、Balenciaga只能分到小角落
其他不夠強勢的品牌像YSL、Anya Hindmarch、Marc Jacobs等更慘
就幾只包包孤伶伶地擺在小桌子上陳列著而已
我倒是滿驚訝新崛起的Alexander Wang竟然分得到一整面的櫃子
樓層分配也別有玄機
從這兒就看得出來英國男士也算好打扮的族類
因為男裝竟然擺在一樓耶
我搭手扶梯上去之後發現觸目皆是男人嚇了一跳
畢竟在台灣男裝都被驅逐到只有上頂樓換贈品才會經過的高樓層
而且在逛的還有一半以上是熱心幫男友老公採買的女人
而二樓女裝則有一些台灣市場不復見的品牌如Dries Van Noten、Stella McCartney
不過高檔衣服不是我的菜晃了一圈作個巡禮便離開了
否則留個Selfridges的鮮黃色購物袋作紀念倒也不錯
(我很喜歡這個黑黃配的搶眼設計)

回宿舍前經過Topshop還是忍不住進去繞一圈
結果才不過一天之別許多款衣服擺的位置竟然變了!
這可能也是種讓不同單品分別曝光的陳列策略
再去這一次我就又看到一些昨天沒注意到的衣服
另外一個新發現是總算知道地下二樓那些怪品牌是怎麼回事了
原來Topshop的Designer系列指的就是它們會recruit一些年輕設計師品牌到賣場販售
對Topshop來講可以增加商品variety
對設計師品牌來講可以增加銷量跟曝光率
對消費者來講可以接觸經過篩選的新品牌
三方各取所需真的是很聰明的行銷手段
而這回我也多花了一些時間在鞋區
目前很想要一雙不要太高的及踝短靴在冬天穿搭
以前我覺得這種要高不高卡在腳踝的鞋子會突顯蘿蔔
可是拿來搭leggings跟買的那些洋裝很有英倫風
不過英國的鞋子大部份都高得很恐怖
上天把我生為女人卻忘了賜予穿高跟鞋的能力
所以我還得好好尋覓一下適合的鞋款才行
最後我要為歐洲人很懶這個觀念替他們做個澄清
在仔細觀察各商家的營業時間之後
我發現在英國retail業工作不會比在台灣輕鬆
雖然週日關門關得早、休息時間長
但以Topshop來講平常週一到週五是從早上九點開到晚上九點
台灣的服飾店跟百貨公司可都很屌十一點以後才營業呢
更別提開門前跟關門後還有很多整理工作要進行
(要不然你以為那些衣服有長腳會自己換位子嗎?)
我實在很難想像整間Topshop到底有多少員工又是如何輪班的
還有一個發現是在每天必經的Tottenham St上有兩家相隔約十五分鐘腳程的Boots
它們的營業時間竟然不一樣!
一家是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
另一家則是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
這對一向習慣所有連鎖店都在同時開門關門的我來講非常新鮮
其實對店裡的工作人員來講早一個鐘頭或晚一個鐘頭下班並沒差
反正都是營業12小時作息調整過來就行了
可是對顧客來說這一個小時之別卻延長了消費時間
在早上八點到晚上九點間都找得到營業中的Boots
這種彈性的營業時間倒可以給台灣連鎖零售業作個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