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週前某位病人在看診完離去前突然跟我說:「醫生,我覺得妳跟其他醫生不太一樣。」
楞了一下
明知會這樣直接了當告訴我的
多半不是批評難聽的話
但我還是對他接下來要說的內容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答案是:「妳看病時很嗨。」

我看病向來走唱作俱佳路線
不管之前心情再糟或是有私事煩心
只要病人一進診間自嗨模式便會自動啟動
聲音高亢、反應誇張
甚至還可以一路從疾病扯到其他不相關的事情上
倘若病人能跟我一搭一唱場面就會很熱鬧
診療過程可望在愉悅氣氛下意猶未盡地結束
但碰到特別沈默的病人
唱獨角戲的尷尬感就會跑出來
若丟了幾個球出去果真得不到回應或甚至被潑冷水
我很快也就會自討沒趣地戴上那副道貌岸然的假面具

我的看診模式跟出席朋友聚會的表現一樣
都是交感神經作用下比較嗨的狀態
一個晚上的飯吃下來可以講到燒聲
看慣我吱吱喳喳的朋友往往很難相信我在家根本不是這樣
之前甚至還常被爸爸嫌說冷冰冰不愛說話
近年來才學著在家多開點金口
為什麼會這樣咧?
一方面
習慣安靜與獨處才是我的本性
二方面
因為不喜歡被纏著聽無聊又重覆的話
所以我會把這種心態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認定對方對我的話也是興趣缺缺的
也就是說
我並不是懶得說話或是不屑分享
只是不想煩別人成為被嫌棄的對象

不過正因為不是不能講而是不想講
在需要熱鬧的社交場合或看診時
我可以搖身一變、不停說話吵別人
其實也沒有什麼目的性
只是覺得這樣的氣氛比安安靜靜來得自在
記得高中時媽媽曾帶我去台大皮膚科看青春痘
當時看的是一位女醫師
印象很不好的是進去沒幾分鐘也沒聽她說幾句話
醫師就不太耐煩地開了一瓶Acne Lotion然後結束看診
感覺上她似乎認為就痘痘啊有什麼好看的
而病人看到醫生這個態度根本就不敢再問什麼問題
或許就是這個不怎麼愉快的經驗
讓我自己在做醫生時
會不知不覺朝向讓病人敢講話的方向努力
(我都講那麼多了你當然也可以)
而且為了表示我是重視你的病跟想替你解決問題的
我會把所有可能對病人有幫助的話都一股腦兒地說出來
除非對方擺明了就是不想聽我才會乖乖閉嘴

在被說「嗨」之後的好幾個禮拜
又有另一個病人告訴我說:「批踢踢上說妳『很能聊』唷。」
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好啦我就自己承認是一個很愛講的醫師
但一切都是出於善意的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