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沒特別喜歡以醫界為背景的小說
雖然比一般人更能進入書中描繪的情境
不必靠註解便能與專業術語無所隔閡
但小說畢竟是寫給一般大眾看的
傳遞的也非科學層面的新知
醫學背景自然是理解醫學期刊的關鍵
但對讀懂醫學小說、領略其文學造詣沒啥用處
對我而言甩不掉的醫學知識跟臨床經驗
反而是看這類小說或電視劇時的絆腳石
因為它減損了距離跟陌生造成的美感
如果不幸遇到考據不詳實的作者或劇組
更會讓我忍不住玩起「大家來找碴」的遊戲
完全無法專心單純地聽故事

「貝納德的墮落(Harvest)」不只是部醫學小說
更雪上加霜的是
還是走懸疑驚悚路線的醫學小說
手裡拿到什麼書都看的小時候勉強受得了福爾摩斯、亞森羅蘋
年紀漸增後那種充滿血腥暴力、描繪人性黑暗面的文字
卻總是讓我避之惟恐不及
(連「魔戒」看完心情都很不好了可見我的threshold有多低)
既然人間永遠有陰暗晦澀的部份
何不讓書中世界淨化成只有風花雪月的桃花源
就算是鴕鳥吧
但又何必被刻意放大強化的醜惡心性搞到情緒低落?
然而兩天內看完「貝納德的墮落」後
(書評裡那句「最好把電費也算進去,因為一旦你翻開它,沒到天亮是停不下來的」是真的)
我覺得把它歸類為「醫學小說」或「驚悚小說」太過隨便
就像把李安的「斷背山」貼上「同志電影」標籤是種褻瀆一樣
這個迂迴離奇又合理不煽情的故事
翻開第一頁便讓人忘掉成見、沈溺其中
那些粗暴的分類頓時顯得多餘了

我不打算在這裡多提「貝」書的情節
簡單來說它就是講美國器官移植駭人聽聞的黑幕
當初一發表便在醫界引發軒然大波
「美國器官移植協調組織」激烈抗議並威脅作者改寫
可見書中所披露內容的真實性是多麼具有爭議
當然此書的部份價值確實在於勇敢揭弊、戳破被大家鄉愿維護著的謊言
不過如果你以為爆料、聳動跟嘩眾取寵是這本書的唯一賣點
那就大錯特錯了
書裡提到的活體器官買賣固然殘忍
倒也非完全料想不到
而且就算真實在美國醫界存在著
應該不至於像故事裡那樣規模龐大、組織嚴密、牽涉層級如此高
我欽佩作者泰絲.格里森(Tess Gerritsen)願意挺身擔當whistleblower的勇氣
但更讚嘆的反而是作為內科醫師並拿到醫學博士學位的她
竟然還有這樣一枝生花妙筆
就文學藝術價值來看完全不遜於其他專業寫手
(事實上她現在也已辭去醫務專職寫作了)

身為女性是格里森在寫作上極大的優勢
她對人性的細膩觀察跟剖析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對主角產生強烈認同
「貝」書的主角是個外科女住院醫師艾貝
我相信作者在寫她時肯定投射了很多自己在其中
所以每逢艾貝碰到升遷、道德和感情上的種種衝突時
她的掙扎總是顯得那麼動人跟真實
(每次讀到艾貝我腦海就會浮現Grey's Anatomy裡的Meredith)
另一個塑造得很成功的角色是十一歲的俄國流浪兒耶可夫
出場戲份不多但從作者在他身上投注的心力就知道會是個關鍵人物
相較之下其他眾男性醫師的形象就較為蒼白、制式跟扁平
而且好玩的是感覺上作者有點仇視男性唷
要不然怎麼會所有男醫師不是暴燥沒耐心就是軟弱愛錢
總醫師薇薇安.趙這個個頭嬌小卻異常堅毅、正義感超強的角色
則洩露了作者華人移民第二代的背景
一般西方人或許可以捏造出片面的華人形象
但要像格里森這樣寫出芽菜的處理方法、三姑六婆打麻將的吵嘈等細節
就非得要有一些中華文化薰陶不可了

讀完「貝納德的墮落」馬上成為格里森的粉絲
不過一時間找不到她其他的作品來看
就拿另一本媽媽從圖書館借來的「黑色杏林」墊檔
同樣是醫生作家所寫、同樣以醫界為背景、同樣揭露利益交換的黑暗面
這一比較才更是高下立見
「黑色杏林」的寫作手法太過平鋪直敘、情節不夠曲折
對我來講更大的致命傷是男帥女美、談情說愛的部份俗不可耐
另一個非戰之罪是作者大概是很愛踢足球吧
所以也把主角定位成前大學球星然後加了很多運動場景
實在讓我有種不小心翻到男性雜誌的錯愕感

前陣子也一度立志要創作醫學背景的小說
不過在英國實際動筆卻發現比自己想像的困難太多
我簡單的腦袋根本編造不出足夠撐起長篇的複雜故事
再者是所有黑暗跟負面的事我碰都不敢碰
平常在網誌裡隱諱地罵一罵、逞逞口舌之快還可以
一旦公開發表免不了被對號入座或引起同業撻伐
瞻前顧後的結果是寫出來的東西都避重就輕不真誠
基於寧缺勿濫就放棄了當作家的美夢
最近讀到這麼精采的作品
拍案叫絕之餘又忍不住自慚形穢起來
自己的才氣跟膽識真是不及人家萬一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