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週年慶又到了,一級戰區保養化妝品專櫃前,再度擠滿愛美心切的女士們,爭先恐後地搶購著特惠組。同時間卻爆出一則新聞:某瑞士品牌代理商涉嫌購入廉價原料、自行調製,偽裝成進口貨販售,一瓶成本只要二、三十元的保養品,卻動輒賣到上千或甚至上萬!

此案件讓人驚訝的,除了黑心商人的無良外,還在於那些買到假高級保養品的貴婦們,不是應該一個個見多識廣、幹練精明、力行著「貨比三家不吃虧」,怎會如此輕易上當?對花錢不手軟的她們而言,保養、呵護皮膚可以不惜代價,區區幾萬塊只是小錢,但對於劣質、品管差、可能造成傷害的保養品,不管富不富有,花一毛錢都嫌多。當然不肖商人各產業都有,只是保養品的消費特質存在許多操弄空間,讓它益發成為此種詐騙行為的溫床。

今天如果是上館子,我們可以很容易從環境、提供的食物、服務水準等等,在心中算出CP值。高的,會一再上門並推薦給親友;太差的,可以抗議、投訴或至少不再光顧。消費者眼睛都是雪亮的,沒人想當冤大頭,所以黑心餐廳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了。跟上館子一樣,許多產品的品質或功效都是一翻兩瞪眼,水果好不好吃、洗碗精洗淨力如何傷不傷手、剪髮師功力高下等等,沒有太大的模糊地帶。舉例來說,如果是H牌高級冰淇淋或G牌高級巧克力的代理商,以廉價品來狸貓換太子,不必調查員出馬,消費者一定沒兩、三天就發現了。保養品卻非如此,它所宣稱的功效難以衡量,所以新聞裡的代理商才能夠連連得手,若非機警的調查員試用後皮膚過敏發現有異,展開調查,這不肖商人不知還可從中謀取多少暴利。

行醫的最高原則是「Do No Harm」,放諸保養品產業亦是如此。在研發、生產、推出一項新產品時,功效往往不是廠商最在意的事,會不會造成傷害才是。畢竟,保養品效果好不好短時間內根本看不出來,即使用完後覺得無效也都好幾個月以後的事了,很少有消費者會因此提出抗議、要求退貨,然而一旦發生副作用,傷害卻多半立竿見影,很快便影響到口碑、銷量跟商譽。試想,如果那位不肖代理商不是那麼貪心,以刺鼻、刺激皮膚的劣質商品權充進口貨,而用品質尚可的平價品瓜代,那麼根本不會遭人發現跟踢爆。換言之,消費者不惜重金買下保養品,卻沒有足夠依據去判斷,購得的產品究竟值不值那個價。

仔細研究各大品牌的保養品廣告,你會發現,它們在賣的,與其說是商品本身,還不如說是一種氛圍。擁有無瑕美肌的女星、女模在鏡頭前巧笑倩兮,這是擦了保養品的結果、人家天生麗質、還是打光修圖技術好呢?亦有不找代言人的品牌,直接用產品包裝呈現,再佐以實際數據增加說服力,然而所謂「百分之XX的消費者使用後感覺皮質變緊緻」、「X分之一的消費者感覺斑明顯變淡」等等証言,其實都經不起最嚴謹的科學考驗,「感覺」本來就很主觀,而且還可能只是來自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不想盲目相信自吹自擂的廣告、櫃姐的推銷之辭,靠櫃試用總可以吧?然而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頂多只能感覺到產品的質地、觸感、香味,無從證實其功效。

保養品當然不至於完全無效,只是它有廣告裡宣稱的那麼神奇嗎?我們花那麼多錢,是否該錙銖必較一下,到底買到的是青春、是美膚,還是在分擔廠商的廣告費、代言費、華美的包裝、行銷成本?

很多病人問我,貴桑桑的專櫃產品真的有比開價品牌好嗎?說穿了,專櫃跟開價品牌的同類產品,成份有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都一樣,剩下那細微百分比的差別,或許很珍貴、很稀有,但並不代表就有扭轉乾坤的神效,通常只是促銷、宣傳上的著力點罷了。我常舉一個例子,如果今天有廠商無聊到把鑽石磨成粉,加入保養品裡,然後賣妳一瓶好幾萬,沒錯這瓶保養品是有那個價值,但問題是,把鑽石粉加進保養品裡幹嘛?上述範例聽來無稽,許多廠商卻正是用類似的手法在賣商品,消費者對添加成份趨之若鶩,卻鮮少有人去細究那些饒舌拗口、聽過就忘的粹取菁華到底濃度多少、實際作用為何?即使對實驗室培養皿裡養的細胞有某種作用,也不代表塗抹到臉上就有同樣的效果。所以,面對病人的疑問,我會反問:妳買保養品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想要基本保溼,開架的就夠了;如果想要的是花大錢後心情愉悅、寵愛自己的感受,那麼專櫃產品就有它的價值了。

保養分很多層次,美麗健康的皮膚,不會完全來自塗塗抹抹,跟遺傳、運動、飲食、不煙不酒、防晒、正常作息、心情愉悅等等皆有關,把過多重心放在保養品上,而忽略其他面向,就像吞進一堆健康食品就自以為能抄捷徑得到健康、免除病痛。保養品其實愈簡單愈好,搞得太複雜,輕則無效、傷荷包,重則徒增皮膚負擔,或甚至引發過敏、皮膚炎,根本是揠苗助長、得不償失。

當然,不必因為單一事件就成為驚弓之鳥,一竿子打翻一船優良廠商。只是,透過這則新聞,消費者不妨思考調整一下自己對保養品的觀感跟期待。愛美有理,但別因為這個自我寵愛的心理,讓自己成為奸商眼中的肥羊而不自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