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日前發表「博士賣雞排應該課『教育浪費稅』」的言論
我有點小小的意見

高學歷者放棄己身所學
而去從事相對不需要專業的工作
確實浪費了教育資源
但面對這個現象
我覺得與其苛責這些人所作的選擇
或用各式各樣名目討回社會所花的成本
還不如好好檢討
為何高學歷者要放著高薪不領
卻寧可從事國中畢業生便可勝任的職業?

可能性一
台灣的高等教育水準太爛
學術與產業無法銜接
混到畢業又太簡單
以致於文憑到頭來只是個空殼
頂著高學歷在職場上仍舊毫無競爭力

可能性二
景氣太差、職缺太少
高學歷者找不到符合其專業能力的工作
或是即使有也因起薪過低又無升遷管道
讓他們寧可轉行

以上是建立於「博士逼不得已才去賣雞排」的假設
若拋開此假設
則尚有可能性三:他本來的興趣就在賣雞排
如果真的是這樣
我們該檢討的是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
為何學生不能即早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
在填志願時作出適才適性的選擇

話說回來
相比於那些頂著高學歷光環而眼高手低不願低就
唸了一堆書還落得失業、賦閒在家、伸手向爸媽要錢
那位賣雞排的博士(到底是哪位啊?)其實很勇敢
雖然說職業無貴賤
雞排也可以賣到很成功
(不是傳說夜市熱門攤位的老板都開賓士上下班)
但以社會地位或平均收入而言
攤販終究比不上專業人士
所以除非真符合上頭可能性三的狀況
一般人受過高等教育的所謂專業人士
通常會先放眼其他更「體面」的行業
該博士卻能放下矜持毅然決然賣起雞排
除了現實壓力所迫外
他還必須要先過了自尊那一關
這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上面提到的三個可能性
皆為本國教育向來為人所韃伐的沈痾
廣設大學但品質參差不齊
造成素質不一的大學生滿街跑
許多科系名稱好聽卻內容空泛
((玩)了四年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學到什麼
畢業即失業是必然的
缺乏專業能力
再加上整體經濟環境不佳
自然無法期望雇主會願意花高薪聘用
更雪上加霜的是
對自己大學、研究所所唸的東西
多數人並沒有真正的興趣
往往是隨波逐流分數到哪裡就跑去唸
於是當求職遇到挫折
很容易地便放棄所學、轉換跑道
反正就只為了謀一口飯吃嘛
幹哪一行並沒有什麼差別

學以致用當然是最順理成章、眾望所歸的事
倘若不行也未必就是個災難
成功的學校教育除了賦予專業
也可以培養一個人的眼界、邏輯思考跟分析能力
擁有實力無論走哪一行皆可成功
或講得崇高一點
皆可對社會、人群有所貢獻
對於經過通盤考量思索進而轉換跑道者
我的態度通常是佩服並給予最大的祝福
畢竟
如果自認在原本的領域已沒有發展空間
帶著累積的知識跟經驗跳出safety zone
遠比賴在原地得過且過有意義得多
而且誰知道呢?
異業結合、新舊經驗的碰撞
或許可以讓你開發出一條之前沒人走過的路

前陣子聽說某學妹放棄幾近完成的住院醫師訓練
轉行學做甜點
「真羨慕,」我還記得當時自己的評論:「如果不是找不到其他更有興趣的事去投入,我也不想再當醫生了啊。」
看在郭董眼裡
學妹的作為跟我的想法
勢必都該大大課一筆教育浪費稅
但如果醫界環境友善、投資報酬率合理
如果在踏入醫界前我們對未來有充份了解
誰又會願意在寒窗苦讀那麼久
又撐過焚膏繼晷的實習、住院醫師生涯後
放棄那身很多人想穿還穿不到的白袍呢?
不是要把責任全推給別人
畢竟當年選填志願時也沒刀架在脖子上
只是當高學歷者紛紛放棄本來所學
「個人因素」已無法解釋這愈來愈普遍的現象
主事者怎能像愛放嘴砲的郭兄一樣
只想到唉喲好可惜喲教育資源都被這些人浪費掉了
而不積極謀思改進之道呢?

台灣社會本來就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
本來就有人要去賣雞排
沒錯是行行出狀元
經營攤販也是腳踏實地在賺錢沒啥可恥的
但誰又會希望自己花了學費、青春掙得那只博士帽
到頭來是跟目不識丁者併肩賣雞排呢?
個人淺見
與其責怪那些迎合社會期望唸了書卻找不到相稱職業者
還不如好好縮編過度氾濫的大專院校
淘汰以營利為導向的學店
同時大力發展能與產業直接接軌的技職教育
讓莘莘學子少走點冤枉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