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曾經滄海難為水嗎?
最近幾次看的現場表演都不復當年"雪狼湖"、"如夢之夢"給我的感動
期待已久的表演工作坊新戲"如影隨行"像齣拖戲的續集
有延續"如夢之夢"的企圖卻樣樣不如
少了史詩般的篇幅跟格局
少了穿梭古今中外的場景轉換
少了三百六十度的四面舞台設計
多的只有更加辛辣的黑色幽默、現代感跟拿來當宣傳重點的意外結局
但老實說走出戲院時我是很失望的
完全沒有看完"如夢之夢"後久久不能自己的恍忽失神
"如影隨行"同樣在講如夢似幻、莊周夢蝶的概念
劇中的角色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幻想出來的、有的是隱形的、有的是死去的
但因為人物角色跟故事線的安排都稍嫌單純
沒有鋪陳出那種環環相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迷離
"如夢之夢"環環相扣的故事從第一秒就吸引你一直看下去
看"如影隨行"我至少前一個鐘頭則是完全進不去的
開始倒敘夢如跟大橋相識的經過我才找回一點期待
不過賴聲川還是有他的功力
觀眾們發現角色們不見得看得到對方之後
卻仍能在同一個舞台上清楚分辨出他們分據的兩個時空
第一次發現皓帆是夢如虛構出來時有給我一些驚喜
突然間通俗的外遇跟情殺變得詭譎不已
特別是她那句"不就是這個編出來的人物,讓你覺得我更有價值嗎?"
給了我一些省思:
既然世事真假難辨
又何需去辨?
你相信它、讓它發揮作用
那就是真的了
劇尾最大的意外是"真真早在七歲那年就死了"
可惜這創意在"靈異第六感"中早就用過
加上觀眾早就被劇中其他隱形、死去的角色弄得真假不分
出現這個爆點是有些驚訝但稱不上震撼
其實我反而喜歡"如夢之夢"結尾那種淡淡的、雋永的結尾
看完之後會餘音繞樑三日不歇
像這種在最後給你來個大轉彎似乎是商業片的做法
刺激有餘但韻味不足
另一個可議之處是曾寶儀演出的YEA
我覺得只是怕觀眾看不懂而硬插進來的、負責"講故事"的角色
有些多餘
而且除了造型甜美性感之外也沒什麼發揮
演員方面我本來很期待朱芷瑩的演出
結果她飾演的真真卻並不搶眼
反而是丁乃箏的夢如、尹昭德的大橋、屈中恆的祥哥跟徐堰鈴的吉兒比較有血有肉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徐堰鈴就是在"如夢之夢"裡演妓院老鴇、法國留學生的女演員
她靈活轉換於風騷與質樸、上海腔與京片子的演技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
另外一定要記一筆的是演茶餐廳老闆的韋以丞
甫出場就以娘娘腔的肢體加上一口廣東腔逗得觀眾大樂
他演的電影院觀眾、送花小弟跟道士全都很誇張很好笑
就連演行人都非常有喜感
後來謝幕時就數他得到的掌聲跟喝采最大聲
頓時我不得不承認最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其實是搞笑哩
寫這篇評論喚起不少被我塵封進回憶裡、"如夢之夢"的片段
或許因為那是我第一次看表坊的戲
那些舞台設計啊、光影屏幕的運用都讓我覺得很新奇
畢竟"如夢之夢"是用8小時的篇幅建構起來的
要跟2.5小時的"如影隨行"比就像電影比MV
如何能相提並論?
我的失望應該是來自於期待太高
不過看完"如影隨行"後反而更期待哪天表坊能重演"如夢之夢"
我會願意再看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 Dec 28 Fri 2007 20:19
欲振乏力的"如影隨行" (有雷)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