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2006年連續幾名模特兒死於過度節食後,模特兒是否過瘦在時尚界已經是討論到快臭酸的問題,卻始終沒有結論。


這是Freja Beha,當今最受設計師愛用的模特兒新秀。她擁有設計師眼中的理想衣架子:23吋纖腰、平板無波的胸部。時裝設計師喜歡這樣如同男孩般的身材,因為他們懶得費心力去應付贅肉跟大胸脯,懶得為迎合不同尺寸而可能有的變化傷腦筋。所有設計師的共通點——都是控制狂,把模特兒送出後台便是風險的開始,在伸展台上她的身體可能出任何差錯,這將會連帶破壞匠心獨具的設計,而把風險降到最低的方式,就是採用平板毫無曲線的模特兒。Karl Lagerfeld主張人們喜歡看瘦削的女體,也堅持用纖瘦無骨的女孩走秀,他說:「My girls are skinny. They have skinny bones.(我秀上的女孩都是瘦的,她們的骨架小)」甚至連看似開明且本身為女性的Mucia Prada,在為歌劇「Attila」的演員們定裝時,也曾手足無措道:「I cannot clothe them. I need models! (我辦不到,我需要模特兒!)


這個不成文的規定並非牢不可破,但膽敢打破它的,都被封為勇者。去年九月的倫敦時裝週,針織設計師Mark Fast在秀上大膽採用三名大尺碼模特兒(上圖左),意圖證明自己的作品不僅穿在所謂「模特兒」身材的人身上好看,也適合曲線豐腴的一般女性。據說品牌本身的造型師跟創意總監在秀展開始的前三天,便因反對這個決定而連袂辭職,畢竟對很多時尚圈裡的人來講,用大尺碼女孩走秀的行為簡直是自貶身價、降低格局。輿論對此也是毀譽參半,拍手叫的者自然有之,但另一群人覺得這麼做只是嘩眾取寵、模糊焦點。無獨有偶,德國最暢銷的婦女雜誌「Brigitte」亦在去年十一月宣布,有鑑於整個時尚產業過度崇尚不健康的「瘦」,從2010年開始職業模特兒將全面從雜誌內消失,改採真實世界裡的人—最好是讀者—來拍攝所有的專題。不含模特兒的第一期雜誌封面是一名長相神似Kate Winslet的卅一歲女服務生Domenika(上圖右)。這個創舉的確在業界投下震憾彈,但其影響力或許又並沒有表面上那麼大,因為長此以往德國就是個時尚荒漠,少數叫得出名號來的幾個德國設計師品牌如Hugo Boss,在界業人士眼中單調無趣而且過度商業化;此外「Brigitte」雖然是德國銷量第一的女性雜誌,其閱眾的平均年齡卻高達四十八歲,無法真正觸及走在潮流先端的年輕區塊,更別提引領時尚潮流了。


或許瘦即是美的觀念開始鬆動了,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嗎?這是Lara Stone,當今最火紅的超模之一,甚至擊敗瑪丹娜拿下了最新一季的LV代言。她的急速竄起讓許多厭倦過瘦名模者感到非常興奮,並認為是大尺碼將襲捲伸展台的前兆。但仔細看一下Lara的身材,哪裡「plus size」了?充其量是有胸部罷了,一點兒也搆不上胖啊。(Lara帶起的風潮之二是gap teeth,從此門牙裂縫成為性感象徵。突然想到,難道這是LV用她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瑪姐也是門牙有縫死不整的老頑固啊)

我同意時尚界裡的模特兒身材是大部份凡人難以觸及的標準,但這個畫面並不會給我反感,甚至我必須承認,反而是雜誌找素人拍攝某些單元,那平凡的身材跟僵硬的肢體才令人感到彆扭。倘若設計師覺得纖瘦的女孩才能把他們的作品作最完美的詮釋,我們應該要尊重他們。瘦本身不是罪過,罪過的是偏激的節食以及對肥胖的嘲弄,世上本來就有天生的瘦子,如果只是一味禁絕骨感,是否也變成另一種歧視?別忘了,這些骨瘦如柴的軀體或許讓很多女人自覺肥胖,但同時也給一些沒有曲線、胸部平坦的女人信心和希望。衣服本來就是要在衣架子上展示,而所謂「衣架子」的標準是人類社會自然而然發展出來的,並沒有什麼刻意操弄或陰謀論,伸展台上愛用紙片人,就像大螢幕裡愛用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女星一樣,難道我們也要苛責那些電影明星長相身材太完美,把標準提得太高,害觀眾看了都想去整型嗎?

其實現在大家都有共識,「You can never be too rich or too thin.」這句話是錯的,真的瘦到只剩一副骷髏、看了讓人不舒服的模特兒,上不了主流雜誌也走不了大秀。我個人覺得只要時尚界不要再往愈瘦愈好的偏鋒猛鑽,也就夠了,畢竟人就是愛看俊男美女,而在審美觀全盤改變前,衣服也的確是穿在瘦子身上比較飄逸好看。假如某天伸展台站的全是像隔壁張媽媽、王太太之類的「真實女人」,還有什麼看頭?時尚賣的就是華美、夢幻、不真實,秀場上的逸品本非一般人有能耐擁有,也不是為了普羅大眾穿去上班買菜設計的,與其勉強時尚界向平均值靠攏,不如教育大家認清現實與伸展台的差別。胖子當然也有美麗的資格,但模特兒我還是喜歡看瘦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