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陣子對看診感覺有點糟
每次又到禮拜五下午心情就變得無比煩躁
必須打起精神才勉強維持得住開朗有活力的假相
表面上我好像還是可以跟病人閒扯
也一如往常替他們親自做治療
可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硬逼出來硬擠出來的
倦怠感在之前楨邦出國、一個人看掉五十幾個人的那次門診達到頂峰
捱到診結束才終於鬆了一口氣──好累!
累不是生理上而是心理上的
游泳可以一游三小時的我
坐著連看六個小時算什麼
最消耗我的是碰到那些很盧很不對盤的病人
最無奈的是當我很想多說一些多解釋一些卻沒有時間
對看診出現倦怠感讓我很慌
因為門診是皮膚科最重要的一環
當初吸引我進來這科的原因
不就是可以在門診接觸各式各樣的病人麼?
天哪我也才R4不到、一個禮拜頂多兩節診而已
怎麼這麼快就累了倦了不耐煩了?
甚至我開始質疑自己是否已經喪失作醫師的初衷
如果是的話
乾脆英國回來之後也不要留在醫界算了

看診品質終於在今天找了回來
因為病人人數少
我可以很輕鬆地用想要的速度看病
不必趕病人趕自己一切弄得"趕促促"
日常生活裡我不是太長舌
男朋友以外的人要長篇大論會讓我非常頭痛
可是在醫生角色裡我卻十分enjoy跟病人聊天
尤其碰到年紀相仿的病友我會自然high
無從得知這樣的看診風格反應如何
但偶爾會有病人被我逗得噗哧一笑
另外一些人則是不知所措
玉琳今天跟我提了上次看診時病人對我的評語
那天我先是花了一些時間跟病人解釋病情
接著暫時離開去準備後續治療要用的東西
病人趁機問她:"這個醫生看診都看得這麼快樂、這麼喜歡跟病人聊嗎?"
可能大部份的人都習慣不苟言笑、問三句答一句的醫生吧
再來是今天碰到的一個年輕男病人
多半來講我都是比較喜歡胡扯亂扯、講閒話的那個
但這回看到一個段落時他突然插話:"醫生妳是不是ABC?"
我以洋腔洋調回他:"Oh~威什摸,因為我講話像蔡依林嗎?"
"不是,"他笑了,"是因為妳很開朗。"
"我承認我很爽朗,"我有點驚訝,"但這樣講個幾句你就知道我的個性唷。"
"當然啊,其實一個人是怎樣,聽他怎麼講話就知道了。"
病人離去之後我跟玉林相視而笑
這些朋友實在太太太有趣了
雖然只是很短暫很制式很有目的性的相逢
我被動地提供專業給前來求醫的他們
但實際上我反而從他們身上得到好多回饋

即使在最沮喪最低潮的時刻
我都未曾貶低從醫的意義
這條一度想離開的行醫之路
我想我應該會繼續走下去
我知道我自己的定位在那裡
不是留在大醫院看疑難雜症
不是走入lab做實驗寫paper
我覺得看tinea pedis、herpes zoster、acne的價值並不低於看pemphigus、dermatomyositis、mycosis fungoides
這些小病可能不必皮膚科專科醫師都會看
診斷跟治療不難、錯了也死不了人
可是很少有醫生願意耐著性子好好跟病人解釋
很多人在外頭繞來繞去還是回到大醫院
因為診所醫生多半只是瞄一眼開個藥就算完事
病人卻連診斷是什麼、擦的吃的是什麼藥都不知道
看病行醫有很多面向
一個醫生的診斷治療再高明
如果沒有足夠的溝通能力跟耐心讓病人遵從醫囑
一切也是枉然
我想做能跟病人仔細說明、回答所有問題的醫生
或許我看不懂很難的病人、也不知道最新的治療方式
但我可以用最實惠的方式去幫忙他們(包括電燒verruca)
這是我所謂當醫生的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awu 的頭像
    Liawu

    Lia's Blog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