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前夕
我想寫一些關於醫院生態的文章
一方面滿足大家對醫界的好奇
一方面也為踏入醫院的這幾年作紀念

大一大二被視為營養學分的通識課程
我是認真以待的少數族群
給分並不甜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也讓我修到98分
代價是那陣子有強烈的被害妄想症
什麼都套進女性主義的框架裡
更雪上加霜的是還唸了本講醫師職場性別歧視的翻譯書
看完整個人呈備戰狀態只等著忍辱負重地迎接幻想中在醫院會受到的不公
還記得某次參加醫學系替學生們舉辦的座談會
主題講的也不是這個
不過因為主講者是一位頗有名氣的資深學姐
我趁機舉手問她在醫界身為女性究竟會不會受到差別待遇?
「不會啊,」學姐笑兮兮地回我:「病人反而還常常因為看到女醫師而一直稱讚我好厲害呢!」
我聽了滿腹胡疑:「喔?!難道是我想太多?」
心裡卻暗自覺得這位樂天派的天之驕女前輩肯定是太沒insight了

真的進醫院打滾了這些年之後
我只能說:「我常常忘記自己是女的。」
在這個系統裡
沒有什麼事是男生才能做而女生絕對不能做的
反之亦然
大家看的是工作能力而不是性染色體
進到醫學系的女生已是篩選過了的一群
是故師長及同事從不會單單因為性別而對任何人另眼相看
女生數理爛、空間概念差的這種傳統觀念在這裡不存在
所有的值班以及工作loading不分男女一律平均分配
女生不是弱者、不需要也不期待優待
當然礙於先天生理結構不同
有些事還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公平
比方說上骨科的刀常常必須抬病人的腳讓學長跟老師消毒
我不會刻意避開這類粗重的工作
不過碰到那種一隻大腿比我腰還粗的病人(敝人intern時很瘦啦)
姑娘我連一下都抬不起來遑論撐上幾分鐘
只好搖搖頭請學長代勞
這也造成醫師們在選科上的男女偏好
比較需要蠻力的骨科至今還是男生的天下
整個台灣從古到今好像也才出過兩三個女骨科醫師
其他外科系女醫師的比例逐年遞增
但女生最愛去的還是小科如家醫科、眼科、皮膚科等等
體力上的負荷固然是考量之一
「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傳統期待也必須負上一部份責任

臨床上的男女有別有時是為了顧及病人感受
我intern時期某次在急診碰到一個cheif complain是尿不出來的年輕男性病患
初步處理自然是先插尿管解決他的脹尿
誰知道病人一看到是我拿著尿管去找他
整個人往後彈了一尺:「妳…妳…怎麼是妳來幫我弄?」
已經在急診忙到披頭散髮的我沒好氣地回道:「對啊,就是我啊,要不然是誰?」
手邊準備on foley的動作可一點兒沒給耽擱
病人面有難色地要求是否可以找男生做
我望了望四周的男intern們都不曉得忙到哪裡去了
而on foley這種工作又不可能叫學長下海
於是曉以大義:「女醫師也是醫師啊,我們都看得不要看了。快,褲子脫下來!」
病人後來還是屈服於我的淫威之下
(這個故事寫在舊作幹嘛搞得這麼尷尬裡) 
不過害羞的男病人終究少
更常見的狀況是女病人指定非女醫師不可
尤其在皮膚科這樣一個眼見為憑的科別
假如病灶又不巧長在比較尷尬位置
病人掛號時多半會蓄意挑選醫師的性別
這時候假如名字太過中性便會鬧出一些笑話
我之前聽過一個故事是某位女病人一心要掛女醫師的號
然而敝院的門診表上只看得到醫師名字、不會特別註記性別
她精挑細選掛了XX芳結果進診間一看是個男的
大驚之下趕忙退掛再掛隔壁診的XX瑜
心想這下子總不會錯了吧
不幸卻還是一位男醫師!
男女授授不親的概念困擾到的多半是男同事
即使病人本身並不介意
為避免瓜田李下或甚至事後栽贓
男醫師們進行私密部位的診察或治療時的鐵則是避免男女單獨共處一室
我當婦產科intern時每次學長替住院病人做內診絕對會天涯海角把我call回去陪他
那時超羨慕那些被分配到跟學姐的同事們
都不會有這種三不五時就被抓去當bystander的loading

病人們對性別的解讀常常教我們哭笑不得
一如我小時以為狗全都是公的、貓全都是母的
在很多病人的簡單邏輯中
醫院裡的男生一律都是醫師、女生一律都是護士
明明制服就完全不一樣他們仍舊視而不見
每位女醫師皆有被病人或家屬當護士小姐使喚的經驗
所以我們沒事都儘量不待護理站
只要在那裡站久了鐵定會有不明究理的家屬跑來跟我們要棉被枕頭
充當一下護士小姐拿棉被枕頭給他們是也沒什麼
問題是我們醫師身上根本沒有庫房鑰匙
而每次跟家屬們解釋這些東西要跟護士小姐拿才有
他們臉上總會露出「啊妳不就是護士小姐嗎」的疑惑表情
被叫「護士」叫久了有時我也懶得解釋
醫師也沒什麼了不起啊解釋了好像在撇清什麼似的
除非是執行某些醫生才能做的醫療行為之前
我不希望病人跟家屬誤會醫生都沒來看而找護士小姐代勞
才會多費一番唇舌糾正他們的錯誤稱謂
唉…也難怪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會如此根深蒂固
在下在急診見到男護士也曾一廂情願地以為他們是醫生
因為急診常常出現血肉模糊的場面
為了怕弄髒制服大家工作時會換上surgical scrub
護士小姐的是桃紅色
醫師─不分男女─的是藍灰色
但你要男護士穿桃紅色scrub也太娘了吧
所以急診男護士會換上跟醫師一式的服裝
搞不清楚狀況的我第一次碰到穿藍灰色的人來處理order
直覺反應是既然同屆intern多少都照過面那此人應是某位我不認識的學長吧
那當下真是感動到爆:「學長怎麼會態度這麼好還淨做些護士們份內的事?」
後來我才知道急診、開刀房聘有好幾位孔武有力的男護士
多看幾次也就見怪不怪了
而隨著唸護理系的男生愈來愈多
現在在其他病房也開始出現零星的小實習男護士
只是老實說我偶爾還是會覺得男生當護士的畫面有那麼點詭異

雖然前面說性別並不會導致明顯的差別待遇
但「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本為人性
醫生以男生為多而護士以女生為多又是不爭事實
偶爾仍會出現男醫師在護士圈裡吃得較開的個案
少數護士小姐對待男、女醫師態度簡直有如天壤之別
我自己碰到最嘔的事是發生在腫瘤科病房
那時剛當intern沒幾個禮拜的確很多事情都不甚熟諳
不過我敢說自己兢兢業業、充滿學習熱誠
就算不討人喜歡也絕對不至於惹人厭才對
不幸病房裡有一位專門欺負菜鳥的護士小姐
她面對主治醫師跟學長時總是笑臉迎人、說起話來好不親熱
碰到我卻立刻換上晚娘面孔永遠愛理不理
給臉色看就算了反正做intern本來就要有當下女用的心理準備
過份的是有一次我的病人安排好要做ICG test
(這個檢查簡單說來是先把染劑打入病人體內然後在固定時間內抽血看代謝狀況以評估肝功能)
而她是負責我這個區段的護士
檢驗時間快到了我還找不到她理論上應該備好的染劑
於是我很客氣地問她東西放在哪裡?
那護士小姐白眼一翻很不耐煩的回我:「我現在很忙,藥在冰箱裡,妳自己抽!」
當時呆呆的我總把別人想得很善良
聞言便默默地從冰箱找出那管染劑
卻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抽
問了附近的學長姐竟也沒有人會
是其他的護士小姐看不過去好心指導如何敲掉玻璃瓶的頭再抽藥才解決了我的難題
事後跟其他同事學長姐提及此遭遇才知這護士小姐根本存心欺負我
就算再怎麼忙她也有責任把自己管轄內的病人問題處理好
不該厚此薄彼先做學長開立的治療而忽略我的
而且在醫院的分工裡備藥是護士小姐的職責
這也是為什麼比我資深許多的學長姐都不曉得怎麼抽藥
因為他們從來就不需要自己做這件事啊
翻來覆去我怎麼都想不透到底哪裡得罪了這位護士小姐
不過對照她面對男intern時的巧笑倩兮
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因為我是女的」

既有偏好男生的女護士
自然也會有喜歡女生的男老師
放心這裡所指的不是想吃豆腐或意圖不軌的那種豬哥心態
醫學系的女生個個強悍碰到性騷擾可不懂得忍氣吞聲
而是老師們的要求標準雖不會隨學生性別有所調整
但脾氣一來想責罵羞辱時對女生終究比較下不了手
我在整外run PGY時因還不熟練開刀流程
某次病人都躺上刀檯了才發現昨晚做的MRI片子沒隨著送進開刀房
(那個時候影像系統還未全面上線)
被老師小唸了一頓
事後學長心有餘悸地說還好這錯是我犯的
「照老師過去的習性,應該會把垃圾桶整個扔出刀房吧。」他說
在醫院裡某些老師更是出了名的「無女不歡」
比方說心臟內科每個禮拜的XP Round
教授的電力強度與present內容無絕對關係而完全是gender-dependent
為了安然度過每週病例報告所有run到14CD的女intern都得輪番上場
假如這一梯女生不多那麼總醫師甚至得跑去其他病房借
萬一不幸還是借不到而派了男生
則大家只好如坐針氈地等著被電到體無完膚
我當年也報過這傳說中的XP Round
那感覺就像被打扮得漂漂亮亮供上神壇的祭品
反正老師對女生總是手下留情倒也沒什麼好怕的
學長們對學妹比對學弟好更幾乎是天經地義的事
教學熱誠倒還是其次
只要溫柔體貼對做雜事的咱們來講就很受用啦
相對下偏好男生的老師或學姐就做得含蓄許多
唯一聽說比較誇張的是內科某次專的學姐
她每次看照會非得把發單的人羞辱到抬不起頭來否則不甘休
發單的人如果是女intern或resident那絕對是像吃到炸藥一樣
換成男生火力便當場除以二
所以有時候我們實在想發照會單會乾脆垂簾聽政請男生出來擋
每每又羨又妒地跟男同事論及護士小姐對他們的青眼有加
總會被回虧:「那老師學長比較喜歡妳們又怎麼說?」
想想也是唷……
如果可以自由選擇似乎還是當女生好處多一些

現在的我對「女醫師」在醫界跟看法已經跟那位資深學姐很接近了
女生行醫儘可剛柔必濟
該強硬的時候巾幗不讓鬚眉
該柔軟的時候又可以把女性特質給發揮個淋漓盡致
這種左右逢源的優勢是男醫師永遠無法企及的
對我來說當女生的另一大好處是穿衣打扮自由多了
男同學當年在內科見習時曾因衣衫不整被CR抓去罵
什麼垮褲啦、T恤啦、拖鞋啦、涼鞋啦全部都是禁忌
嚴謹一點的甚至還要求見病人時得襯衫領帶西裝褲一應俱全
女生就沒什麼人在管只要妳不是穿比基尼來上班大概都okay
(我還看過學妹穿露肚臍上衣加小短裙來醫院呢)
早期女性主義鼓吹女生應該要跟男生並駕齊驅、做跟他們一樣的事
這種主張平白放棄了自己與生俱來的長處
根本是變相地在崇尚男性價值、貶抑女性
推陳出新的概念是女人不但不該揚棄傳統社會所賦予的所謂包袱
反而要加以發揚光大
塑造出自己獨樹一格不可或缺的價值
男女兩性在社會上是扮演互補互助的角色
彼此尊重合作而非彼此輕視詆毀
我想這個道理搬到醫界裡頭也是行得通的
在女醫師還鳳毛麟角的年代
大家心目中的醫師形象就是父權主義式的專斷威嚴
這種老一派的醫病關係不能說全無好處
但終究不適合資訊發達病人自主意識高漲的現代了
雖然不少女醫師的個性實在很man
女性的加入還是帶來了一股新氣象
也提供病人更多不同的選擇
我十分悠遊於自己的「女醫師」身份
換個角度想想因性別被人另眼相看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因為身為女性的確比男性要有更多的面貌跟空間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