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開醫院那最後一個月
每次去看門診都很捨不得
許多病人是從一年前開診之後就一路看下來的
其中甚至有些早在R3診還開在禮拜五下午就開始跟著我
要向已經變成朋友的她/他們道別
除了情感上的捨不得
還有一種拋家棄子的罪惡感
雖然
在醫術上自己並不會比接手的任何醫生好到哪裡去
可是畢竟follow了這麼久
這個世界上再也沒其他人會比我更了解這些老病友的病情了
我把幾個治療上比較需要交代的病人一一託付給同時段開診的學弟妹或學姐
算是不得已之中稍稍能盡的彌補之道
(那時突然能體會短期出國進修的老師們在啟程前一定會有的牽腸掛肚)
親口告知病人我將離開的那一刻最為難過
病人當下的反應多半是驚訝、不可置信
不過聽到出國計畫後多半能替我高興
我也興沖沖地跟他/她們約好明年再見
「我不在的這一年你/妳一定要把皮膚顧好,我回來要驗收唷!」

然而有一位特別的病人
我始終沒有勇氣向她開口提起要離開的消息
因為我怕我會哭
更怕我的離開會給她帶來打擊
我不願意面對那個狀況
所以當她在倒數第三週看門診不預期出現時
我若無其事什麼話都沒有說
其實我知道不告而別並不是最好的方式
我想像著某一天阿姨又想掛我的門診卻找不到的畫面
心中非常非常地過意不去
可是我又能怎麼樣呢?
我終舊是這麼地膽小跟鴕鳥啊
幸好
待在醫院的最後幾天裡
我居然在醫院地下一樓的合作金庫前跟阿姨的老公不期而遇
因而有機會間接告訴阿姨即將啟程的遠行
阿姨的老公聽了很難過
我也很難過
他說阿姨現在正在理髮部洗頭
我說那你幫我跟她說再見喔
哎......還是沒有勇氣親自面對道別這件事

我還清楚記得半年前第一次遇到這個阿姨的場景
那天我一如往常看到接近六點
她是倒數第二或第三位病人
清癯瘦弱眼神卻異常堅定的她
一進診間就口齒清晰地報告起自己的病情
我很少聽到癌症病人可以講自己的事講得如此鎮定
從不生病的她一發現就是已非初期的癌腫
但她平靜的就像在講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不幸
阿姨不是學醫的
可是她有一本記載得密密麻麻的小冊子
上頭一頁頁都是過去檢查的英文手謄報告
裡頭的醫學生字還一個個圈起來標註中文譯意
那陣子碰巧看照會也碰到一位突然被診斷出鼻咽癌的男性病患
他很明顯地是停留在哀傷五階段的前半:否認跟憤怒
(哀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
連帶地把他鞠躬盡瘁的老婆也拉進愁雲慘霧
我很理所當然的以為這是一般人面對突出其來惡耗的正常反應
眼前這位阿姨卻如此與眾不同
她所散發出來的那股能量跟安定是五階段裡頭完全找不到
她埋怨著後邊肋骨疼啊大概是癌細胞跑到那兒去了
那種泰然與神閒氣定嚇著了我
第一次
我跟癌症病人討論病情不必小心翼翼、不必盡挑好聽的說
因為她什麼都想知道
也幾乎什麼都知道

阿姨的老公陪著她一起來
始終默默站在一邊沒多說話
倒是生了病的人中氣十足地在那兒絮絮叨叨
聊了一下我大概知道這是對well-educated的夫妻
本來住國外
生了病於是回台就醫
阿姨此次看皮膚科是為了右胸廓上一顆隆起的腫塊
出現在那兒好一陣子了也不癢不痛
對皮膚科醫師來講那腫瘤的症狀跟模樣整個就來者不善
我很誠實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病人跟家屬
「無論如何要確診是不是癌細胞轉移,還是得作切片!」
勇敢的阿姨自然是毫無異議簽字同意
也幸虧守治療室的學弟很阿沙力地受理這台都快關診了才開出來的刀
沒讓病人再多跑一趟
把最後幾個病人看完後我收拾東西走出診間
阿姨的老公還在候診區焦急地等著阿姨的刀結束
我上前安慰鼓勵了幾句
這對夫妻的年齡、氣質皆與父母相去不遠
我對他們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回診
果然切下來惡性細胞與原發的癌細胞相同
不過與阿姨討論之後
我們認為癌細胞之所以出現在皮膚是抽胸水時「播種」(seeding)過來的
這在醫學上跟真正的轉移(metastasis)並不相同
比較樂觀
然而除卻皮膚狀況之外
癌腫畢竟是難纏的壞細胞
阿姨還是必須接受各式各樣的抗癌治療
隨之而來的也是加諸於原本癌症症狀之上的各種藥物副作用
起初因為擔心體力會因傳統化療更加衰弱
她選擇了自費的標靶藥物
一種沒效又試了另外一種
標靶藥物的一大副作用就是在皮膚
從皮膚乾燥、毛囊疹到甲溝炎等等
情況嚴重度因人而異
所以皮膚科醫師又派上用場了
我已經習慣每隔幾個禮拜就在診間碰到阿姨夫婦
再怎麼被疾病折騰著
阿姨總是不厭其煩地細細講述她的別來進度
而我總是一再為她驚人的毅力跟堅強所折服
阿姨的老公偶爾會因為她的固執而唸上幾句
然後阿姨就會很不高興地回嘴
但不管如何鬥嘴
那股同林之鳥相傍相依的親暱卻依舊昭然若揭

在標靶藥物也宣告鎮壓不住癌細胞大軍之後
阿姨還是接受了傳統的化學治療
某一天阿姨跟老公又急急忙忙掛了我的號
她說兩天前去開門診刀裝port-A(人工血管,注射化療針劑使用)
開完之後護士有交代要怎麼樣怎麼樣換藥
好像哪個不能撕哪個又不能動的
「講得太快,我實在記不得。」阿姨的老公苦著一張臉
我看著阿姨胸前那一大包被宜拉膠布層層封住的開刀傷口
看在非醫界人士眼裡棘手程度最起碼像顆定時炸彈
心想也難怪他們不敢自己換藥啊
我說沒關係我親自幫妳換
就領著夫妻倆一起起身到治療室
示範了一遍換藥程序
我不是腫瘤科醫師
阿姨沒有固定回來看我的必要
所以幾乎不會約回診
可是她跟老公還是至少一個月會來看我一次
往往只是一些小問題
我可能會開一點點的皮膚用藥
但花很多時間聽夫婦倆講述病情及其他
有一次他們還帶著從國外回來探望父母的女兒同行
看著那個不會比我小太多的女孩兒
明明未曾謀面卻有種碰到親人的親切感
雖然我們相處互動總是在診間或治療室
我總是披著白袍、面對著阿姨的病歷
只是在我心裡他們早就超越一般「病人」跟「病人家屬」
我希望自己還可以幫他們更多
我恨我不能幫他們更多

從第一次碰到阿姨
我就很想把她的故事寫在這裡
她面對病痛的正面態度感動了我
讓我看見了人性的偉大、光輝與無限可能
雖然我自認EQ不差
連爸爸都形容這個女兒似乎遇到什麼事都「老神在在」
但憑良心說
即便有比一般人豐富許多的醫學知識作後盾
我仍然不敢說萬一哪一天被診斷出惡性腫瘤
自己的心理狀態有辦法調整得像阿姨一半好
事實上很多事在沒有碰到以前
你真的不知道
而唯有真的披過荊斬過棘
你才有機會了解自己能量的極限在哪裡
我想阿姨還是有脆弱跟柔軟的一面
只是她把它藏起來了
她讓面對她的人可以不必費心隱藏跟安慰
然而藏起來的東西只是暫時看不見
終舊不是真的消失無蹤
這也是我在敬佩之餘
不免感到痛心的地方
我一直沒有記下阿姨的事
就像我離開醫院前一直想寫一張小卡片給她
有決定卻沒有執行
跟紐奧良防災救災的那五隻青蛙有什麼兩樣?
促使我今天選擇寫下這個故事的企機在於幾個小時前
學妹轉交給我阿姨送的禮物跟卡片
卡片上蒼勁的字體一如她本人
我突然很強烈地懷念起與阿姨以及她老公同處於診間的短暫時光
突然覺得欠一句謝謝的人是我
因為我從她那裡得到的太多
卻始終於沒有機會向她說

醫院是一個充滿生離死別的地方
足以感動人心的故事多如牛毛
多到大部份的人不得不選擇麻木
否則就會被氾濫成災的感情所淹沒
然而我如何能麻木呢?
就像Ichen說的
病人來看我就是有緣
那個下午阿姨掛了我的診
沒什麼特別的理由
或許就因為那天她剛好有空然後我又在一診名字看起來還不算討厭
如此而已
這個無心的選擇卻從此開啟我們之間的緣份
也替我的人生帶來彌足珍貴的啟發
阿姨
謝謝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