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忘記之前在哪兒看到這篇文章
現在上網google也找不到了
大致內容是在講各國能忍受的安全人身距離
也就是實際去定義以陌生人而言
各國民眾所習慣及能接受的間隔
若小於這個距離人家就會覺得你/妳沒禮貌
我很後悔當時沒好好研讀它
但依稀印象還是有
東南亞人民(包括台灣)可以接受的距離比較短
而看似熱情開放的歐美人士則遠比我們長

昨天去游泳池游泳
因為池子很小、禮拜六下午人又很多
加上沒有所謂水道
來來往往之間難免有點小擦撞
不過都不至於到真的有踢到或打到人
好一陣子後有一個胖女人突然猛力推我一下
游到岸邊我停住、站了起來
只見她狠狠地瞪我:「妳已經碰到我好幾次了!」
我連忙道歉
她很不滿意地繼續抱怨:「妳之前都不道歉,一句都沒有,真的很討厭。」
我又說了一次對不起
她沒理我就起身去用烤箱了

事後檢討
整件事的確是我不好
因為英國人真的對碰撞這件事非常在意
我回想起平時在路上如果有人不小心撞到我
有時候根本只是輕輕擦到
甚至也不見得一定是他/她的錯
對方都會煞有介事地鄭重道歉
一副我可能已經被撞到內出血的樣子
一開始還會很驚喜對方怎麼那麼有禮貌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他們從小被教導的守則
無緣無故碰到陌生人是犯規的!
這種風俗民情完全可以解釋在游泳池裡
我認為無傷大雅的擦撞卻教那位女士難以忍受

不過我並不是故意撞人不道歉
而是對我們這種早就習慣人擠人的台北人而言
不小心碰到一下實在很習以為常
比方說去一趟士林夜市吧
摩肩接踵根本就是常態
在最熱鬧的街上幾乎每個人都黏在一起
假如碰到陌生人得道歉的話
整個晚上可能對不起要一直掛在嘴上了
只是
既然來到這個國家
就不能用過去習慣的那套來justify自己的行為
所謂入境隨俗嘛
我可不想被視為沒禮貌的亞洲人

上個禮拜班上的馬來西亞同學Claire也跟我分享她在地鐵站上碰到的事
某一次她在月台上等著要上車
排第一個的她站在門的邊邊
電車門一開
一個要下車的英國女人(又是女的!)衝著她的方向走過來
兩個人僵持了一陣子
結果那女士就對著她破口大罵
Claire的想法是雖然上車的要讓下車的乘客
可是她已經站在很邊邊了
那英國女人明明可以從中間沒人的地方下
卻偏偏要她讓位置
「某些英國人的種族歧視還是很嚴重!」這是她的結論

種族歧視是個很敏感的話題
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完全沒有種族歧視
就連我自己也難免有點種族意識
或許不到「歧視」、「優越感」或「自卑感」
但我能理解也能接受被另眼相看
我就是長得不一樣、英文說得不流利、成長背景大不相同
所以我不會強求要跟外國人稱兄道弟
一方面是不覺得那有什麼了不起
二方面是跟外國人混在一起的我不見得自在或快樂
連麻雀跟鴿子都知道各自的不同、不會胡亂打交道
何況有複雜文化跟內涵的人類呢?
英國人對外來客的友善程度已經讓我感激涕零了
跟紐西蘭與美國經驗比起來
倫敦還算是個要我待下來不會太難受的地方
假如什麼都要扯到種族歧視的話
只會讓自己愈來愈不舒服
我也可以說那位女泳客歧視我啊
或許吧
或許今天假如撞到她的是白人而不是我
她的口氣會平和一些也不一定
可是為什麼我要這樣想來讓自己難過呢?
從前在台灣我也不是沒碰過類似的事啊
那時我就不會替對方扣上「種族歧視」的大帽子
所以現在又憑什麼要這樣認定呢?

有時候人真的不是故意要去歧視另一群非我群類
而是彼此的觀念習慣差異太大
假如不互相包容、各退一步
難免會看不順眼
那位女士沒機會聽到我關於安全距離認定的解釋
或許聽完之後
她跟我都會好過一些
然而昨天下午我還是撞了人沒道歉
事實就是如此、不會改變
可以做的是以後對於這類的肢體碰觸一定要更小心
不管她接不接受我遲來的歉意
至少我不要再讓諸如此類的事發生了
也提醒以後要來這兒唸書工作或旅行的各位
英國可不比台灣
在路上不管是誰不小心碰到誰
趕快道歉才不會顯得沒禮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awu 的頭像
    Liawu

    Lia's Blog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