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是曾撰寫時代雜誌專欄的細胞生物學博士Barbara Ehrenreich,在隱瞞實際學經歷、切斷一切資源、親身體驗低薪勞動工作後,所發表的一份報告。Ehrenreich在1998年春天至2000年夏天之間進行此一「實驗」,書本於2001年在美初版並引起廣大迴響,台灣出版商遲至今年十月才引進此一社會底層報導的經典作品,然而文中所指出的貧富差距、房價飆漲、勞工階級遭到剝削等問題,卻跨越了時間與國界,仍舊在台灣的經濟現況中肆虐。

從中國時報上得知這本書的當時,我就對作者當初的發想十分欽佩與讚賞。

自由社會大多數的發言權與決定權一向被知識份子所把持,即便是強調平等的左派,也只是站在一定高度來替底層發聲,無法實際從勞動階級的角度來了解他們的問題、謀求解決的方法。真正勞動者的心聲根本沒有人聽得到,先不提他們通常沒有足夠的組織能力去剖析所處的困境、缺乏反抗性與行動力去構築強有力的工會來爭取權利,就算他們有,想辦法把餘力拿去賺更多的錢都來不及了,誰會有那個閒功夫像我一樣坐在這裡寫網誌或從事其他形式的發表?我們所以為的勞動階級生活,不是憑想像就是透過一些片面的報導,但事實上大家對富人的奢華遠比窮人的困頓有興趣多了,留給這些處在社會底層者的除了同情之外,往往還有一種「你就是不努力所以才翻不了身」的責難,無論真實與否,這些人都無從辯白。

Ehrenreich看出了這個難解的僵局,所以她決定親自下海,嘗試看看那些缺乏專業能力的婦女是如何靠一小時六、七美金的薪水撐下去,而這樣的生活又會碰到哪些困難跟挑戰。在本書開頭作者便指出她擁有太多真正底層者沒有的優勢:白人、英語純正、有車子、沒有小孩家累、健康狀況良好等等,所以她的經歷不具有全然的代表性,不過在看過她輾轉嘗試餐廳服務生、女傭公司員工(家庭清潔派遣公司的清潔員)、Wal-Mart女裝部店員的經驗與解析後,我必須說Ehrenreich的這項計劃實在太有意義了,或許從事這幾個工作的過程只揭露了勞動階級的其中一面,但透過她鉅細靡遺的書寫,我們知道原來要應徵這些工作往往要經過某種愚蠢、意圖建立奴性的「性向測驗」,雇主會藉由強制驗尿驗毒降低員工的自尊,而在實際工作情境裡更有太多不合理、不符人性的要求。

我不打算也不可能在這裡覆述書裡提到的眾多重點,有興趣的人還是自己從頭到尾把它看一遍吧。不過其中有幾個要項確實不得不提,其一是大部份的勞動階級都不懶惰,也沒有沈迷於酒精或賭博,純粹是整個資薪與福利制度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Ehrenreich算過以她這麼勤奮工作所得薪水大概只能捉襟見肘,根本存不了錢也生不起病;其二是「住」花去過多比例的支出,整個房地產市場被富人炒作把持著,窮人被趕到相對低價的郊區,但隨之而來的是多出來的交通費、油錢、通勤時間,許多人因此只能住在拖車上,或因為付不起房租押金而被迫暫住在單日房價較的旅館過一天算一天。

看完書後心裡沈沈的。我一直對階級意識抱持著敵意,雖然自己從事的是公認社經地位較高的工作,但從來沒有覺得這樣有什麼了不起,畢竟可以唸好書是因為爸媽提供學費與無憂的學習環境,如果從小就必須出去幫忙家計,很可能現在也是比較不受尊重的勞動階層一員而已啊。所以我很看不慣那些有錢有勢就自以為是的人,他們或許在某個面向上確實高人一等,但那是整個社會遊戲規則設計下的結果,並不是他們生來就與眾不同,就算是,他們也應該謙卑與感恩,而不是仗勢欺人。這其中我又特別討厭操縱金融工具而獲取暴利的那票人,今天你因為工作勤勞、苦幹實幹而富裕,我沒有意見,但那些人原因往往只是認識了對的人、得到內線,然後就平白利滾利、坐擁金山。這些錢是哪兒來的?追根究柢還不是廣大市井小民的血汗錢。

我不喜歡「大富翁」這個遊戲,以前總以為是自己老是輸的關係,後來才發現,我是討厭它的寫實。玩到後來,貧富差距逐漸拉大的時候,窮人根本翻不了身,隨便一走就會走到有錢人的土地跟建物上,動不動就得繳如天價般的租金,快破產前每次擲骰子就巴不得自己乾脆被關進監牢好了,這樣至少可以再苟延殘喘一段時間。相對來講,財大氣粗的富者什麼都不怕,土地繼續買、房子拼命蓋,這些都是他未來的生財工具,被關可以用錢來抵,還可以進黑市買害人利己的道具。這麼邪惡的遊戲是哪裡好玩了?很可悲的是,「大富翁」正是我們社會經濟構架的縮影,而且這真實版的「大富翁」你不想玩還不行。

很希望自己能改變些什麼,但除了寫這篇網誌抱怨跟罵人之外,我好像也只能儘量給勞動者適當的尊重,並對自己相對優渥的處境懷抱著無比的感恩。真正有能力去撼動這個制度的,是從政者,可是他們除了爭權奪利跟保護既得利益者之外,又何嘗真正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地把勞動階層的苦放在心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