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新生兒人數創新低
馬總統憂心忡忡地說少子化已成為國安層級的問題
很傻眼跟教人覺得有些諷刺的是幾日後的外電新聞
貝嫂維多莉亞又傳出有喜
而這已經是她連生三個兒子後的第四胎了!
其實要不是去歐洲長住了一會兒
我也不會知道相較之下
原來台灣人有這麼不愛生孩子
走在台北街頭你並不特別覺得小孩有減少
(反而是搭捷運或坐公車不幸碰到大吵大鬧的兒童
真巴不得他們立刻消失)
再加上身邊友人近年來一個接一個地當新手爸媽
如果結婚很久還沒消息
通常是生不出來而非蓄意不生
要怪罪我們孕齡婦女沒在努力實在有些無辜
的確
我注意到現在國小班級的學生數量大概只有當年的一半
(我唸小學時號碼可以排到50幾)
去偏遠地區run社區醫學時發現衛生所健檢的新生兒都是外籍新娘所生
但我以為這是社會現代化的必然轉變
大家只是開始懂得節育罷了沒嚴重到會動搖國本吧
2007年短短十天德瑞行一路上看到好多嬰兒
當時我的解讀是歐洲觀光區育嬰設施完備
所以爸媽會樂於把嬰幼兒拎出來同遊
等真正在倫敦住過十個月之後
我才知道固然那是小孩氾濫的原因之一
但最根本的事實是歐洲人比我們愛生太多了
這是我參觀V&A博物館時隨手攝下的全家福
年輕媽咪居然一次帶四個小孩出門而且看似肚子裡還有一個
我起初懷疑她可能只是替別人帶小孩的媬姆
跟蹤了一陣子確定每個小孩都叫她媽媽而且彼此長得頗像
應是同胞兄弟姐妹無疑後
我一方面咋舌欽佩此女旺盛的生產力
二方面則忙著承接排山倒海而來的疑惑
因為在英國這種一出門小孩會成群結隊的家庭並非個案
可是在台灣卻是二、三十年前才會有人想不開生四個以上的小孩
如果要說少子化是現代化的產物
問題是英國的開發明明走在台灣前面呀
如果說是家庭價值觀的國族差異所致
「多子多孫多福氣」、「養兒防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是咱們中華民族傳誦不歇的俗諺嗎?
大家都聽過 「北風與太陽」的寓言故事吧
在某個像最近這麼寒冷的冬日
北風與太陽看著裹著大衣、瑟縮而行的一位路人
很無聊地玩起看誰能讓他脫下大衣的比賽
北風胸有成竹地颳起一陣強風想把衣服吹走
只見路人卻把衣服抓得更緊
輪到太陽時它溫暖的光線照了照
路人頭上立刻沁出汗水
沒走幾步就主動把大衣給脫了
我想說的是
要達到目的的方法乍看下很多
但如果沒有細究前因後果就貿然施行
很有可能會事倍功半或甚至造成反效果
國內各級政府對少子化問題紛紛祭出催生政策
可是下藥似乎都沒有對症
被大家罵到翻掉的內政部催生口號徵選活動
百萬獎金花下去但效果完全看不到
畢竟都什麼年代了誰會因為一句標語的煽動而跑去生孩子啊
台北市從民國一百年起施行「助妳好孕」生育補助
方向沒錯
只是對那些真正養不起而不生的夫妻來說這挹注僅如杯水車薪
欲扭轉國人生育率逐年下降的頹勢
一定得從大家不想生小孩的原因著手才有效
而且不妨借花獻佛拿別國的作法來作參考
「你生子我給錢」這招很多國家都在用
之前有個英國家庭光靠各式補助金(包括生育和貧戶補助及失業救濟金)就月入台幣十幾萬
夫妻倆於是再接再勵生個不停到最後引起全民公憤
雖然是個負面教材但可以看出人家的生育補助是真的很夠力
國家福利制度好造成了歐洲人民愛生又敢生
而且不只是奶粉尿布的帳單有國家幫忙買
我的挪威同學是書一路唸到出國留學都不必繳什麼錢
缺乏生產意願簡單來說就是不覺得有小孩後日子將過得比較好
而拖累兩夫妻生活品質的因素並不僅是經濟
還包括目前的托育制度和公共設施皆不利雙薪家庭生養小孩
找到好媬姆不是有錢就好還需要一點運氣
給爸媽或公婆帶看似是個好選擇
但三代間因此引發教養衝突也時有所聞
至於要把嬰幼兒帶出去玩那絕對是大包小包的一場災難
最近幾年台北市已經加強育嬰廁所跟哺乳室的設置
不過要做到像倫敦那樣無障礙到大街小巷加商店都可以推著嬰兒車如入無人之境
還是有段距離
有些人是不敢生、不想生
另有意願也有經濟能力的人則是生不出來
人工生殖的醫療補助究竟能不能提升生育率
其實我是打問號的
基本上有能力養育小孩應當不會負擔不了人工受孕的費用
同樣一筆預算拿去資助新技術的發展還比較符合投資報酬率
再來則是像我這樣其實想生、應該生得出來(沒生過不知道)、卻沒人跟我生的族群
台北市從去年起只要參加人數超過六十的聯誼活動都有補助
希望改善許多曠男怨女晚婚、不婚以至於來不及生的現況
這算是滿有創意跟誠意的政策
但能有多少人因而受惠找到另一半就很難講了
我只知道身邊有不少優質女性都仍舊找不到共同孕育下一代的好對象
上次學妹還很認真地跟我討論起借精生子找誰最合適
天哪我們是有價摳憐要淪落到這等地步嗎?
拉拉雜雜地說了這麼許多之後
台灣之所以少子化的關鍵核心以及要提升生育力的著力點
我覺得
是我們對「生小孩」這件事的心態
所謂「養兒防老」
傳統上台灣人生小孩是有目的性的
爸媽對子女投注極高的心力跟期望
噓寒問暖、事必躬親、犧牲自己在所不惜
小孩剛出生就打算一路侍奉他/她到讀大學、研究所加出國留學
有能力的甚至連購屋頭期款都準備好一人一份
相較下歐美人士的家庭觀念走天人合一路線
他們把生兒育女當成上帝的恩賜
教育方式開放而自由
歐美父母尊重子女的自主性
相對來講也不可能一路幫他們擦屁股擦到成年
高中畢業後會把小孩踢出去要求他們自立
要再深造或出社會工作隨你但爹娘的錢是要留著自己養老的
貧富差距擴大、個人享樂主義興起、傳統家庭觀念式微……是已開發國家普遍面臨的現象
為什麼台灣的少子化就比人家嚴重呢?
原因在於這風氣的轉變加上我們自己的心態讓生小孩變成一件可怕的事
因為要把一個小孩養好需要太多錢
因為人生就一次不想再為子女犧牲自我
因為發現養出不孝子女反而會讓晚景更淒涼
台灣人再也找不到任何生兒育女的理由
從前我們總是得意於中華民族被道德牢牢鞏固著的家庭觀
嘲笑西方人沒有廿四孝、年紀大了只能攜手住進養老院
但我漸漸發現歐美父母對孩子的愛
其實並不亞於表面上看起來更無微不至、亦步亦趨的我們
甚至有些觀念是更開闊並值得學習的
看完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後我發表了一篇網誌看了決定這輩子一定要生小孩的書
曾寫下這段文字:
龍應台懷飛飛做產檢時要求產後結紮、不想再生了
德國醫師不解地說: 「像您這樣有能力、有智慧、有時間的女性,應該多生幾個才對啊。」
龍應台問他自己生了幾個
他回答:「六個。」
突然間我稍能懂得小布裘莉自己生不夠還拼命領養的瘋狂行徑
外國人對生養小孩的觀念不是狹隘的養兒防老
他們只是單純覺得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是需要被關懷被寵愛的
如果養育小孩的快樂是單單純純地來自陪著小生命成長茁壯
而不是視它為一件任重道遠的工作、希冀未來要得到回報反哺
那麼就不會輕易因為外來因素的改變而退縮
話說回來
在上位者固然要為國家棟樑即將缺貨的青黃不接而擔心
我個人倒是覺得少子化及高齡社會不算什麼問題也不需要積極處理
假如人類族群終將日益縮小而走向滅亡
那就當它是自然演化下的結果吧
整個地球生態和其他物種應該會為邪惡人類的消失而額手稱慶才是
所以我唷
是絕對不可能因為增產報國這頂大帽子一扣就跑去生小孩的
- Feb 06 Sun 2011 11:49
增產報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