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腳大發
(滯銷中這樣自爆好嗎?)
剛發現時有點沮喪跟訝異
但我很快地便收拾起情緒
專心致志地對付起這些可惡的黴菌

「視病猶親」是行醫的極高境界
鮮少有人能達得到
再說若親人真的生病
很多同業反而會委由其他信任的醫師醫治避免親自上陣
畢竟小病也就算了
如果是開那種攸關性命的大刀
面對熟悉摯愛的親人
作緊急決定時往往會失去理性跟客觀性

「視病猶『己』」更是難上加難
要對病患的苦痛感同身受
光有悲憫之心還不夠
非得己身生過同樣的病不可
否則看再多病人、經驗再豐富
都難脫紙上談兵之譏

然而要醫生也生病未免強人所難
假如是走腫瘤科或精神科
總不成詛咒自己得癌症或精神官能症吧
想當個好醫生沒必要付出這麼高的代價
不過對皮膚科醫師而言
得到自己家的病相對容易
以前在大醫院老看些疑難雜症還不覺得
來到基層診所之後
常見疾病如青春痘、濕疹、病毒疣、脂漏性皮膚炎以至於這次得的香港腳
就算自己未曾中標
至少家人也得過
治療起來更為得心應手

為了儘快趕走香港腳免得砸招牌
(妳不講誰知道啊?)
這幾天非常認真擦藥
藥是油膏劑型
所以每天都晾著一雙油腳入睡
出門時有點麻煩
非得選擇不怕沾的鞋子不可
如果是昂貴好鞋就只好不擦了
所以後來我又拿了乳膏狀的藥搭配使用
光擦藥不行
還得改變當初讓黴菌上身的生活習慣
最可疑的自然是運動時的鞋具
不敢再赤腳直接套球鞋往返健身房
改成穿夾腳拖
球鞋拎到健身房穿了襪子再換上
洗完澡用吹風機把腳(尤其是腳縫)吹乾

也才幾天而已
下一句好像該接「症狀就有很大的改善」
呃……不是
其實病情還沒有明顯起色
但我解說香港腳要如何擦藥的功力跟信心大增
以前病人問:「一盒藥可以擦多久?」、「擦完去睡覺不會沾到棉被床單嗎?」、「擦藥後需要再穿襪子嗎?」etc.
回答歸回答總有點小小的心虛
因為一切狀況都是推估的
不曉得實際執行起來會怎樣
待自己也身歷其境後
頓時病人可能碰到的困難、治療的盲點全部了然於胸
看診變成治病心得分享大會
提供的建議更加具體實用

皮膚科跟其他科別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我們家的病多數單靠擦藥就可以治療了
少數才需要吃藥或合併擦加吃
口服藥很直接了當
反正就是配水吞下去頂多分個飯前、飯後
擦藥複雜很多
擦哪裡、怎麼擦、頻率如何、碰到什麼狀況要停擦
難以在三言兩語內講清楚說明白
病人治療後沒起色
有時不見得是處方無效
而是他根本沒照指示擦
可能是蓄意偷懶、可能是不小心搞錯
總之在皮膚科
醫囑被執行度遠比其他科別低得多

某科內老師說他當住院醫師時
曾把科內每條藥膏都買回家試用
「這樣才知道每種藥擦起來各是什麼感覺啊!」
我表面佩服心裡暗想:「咁嘸需要按奈?」
待自己也生過一些病、擦過一些藥之後
不得不承認親自用過的藥
開起來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至於其他治療像雷射、肉毒等
如果只打過別人而自己沒被打過
面對病人的諮詢總是少了那麼點自信

前陣子游完泳結膜輕微發炎
旁人勸我要不要去找眼科醫師看一下啊
後來還是因為偷懶加省錢加認為不嚴重而沒去
幸好不戴隱形眼鏡幾天後也就好了
所以不能怪病人總是把小病搞成大病才來看醫生
換成自己身體出狀況反應如出一轍
以此類推如果不走皮膚科
想必我也不會願意為了香港腳這種不值一晒的「小病」
而花錢上診所看醫生
嗯這樣一想
我還真是走對科了欸
因為無論就實用度(身邊的人跟自己都常得皮膚病)
跟能設身處地體察病人感受的程度(理由同上)
都無「科」能出其右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