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台大學生在蘭嶼騎車撞護欄身亡的新聞
令人心疼又唏噓

揮別苦哈哈、除了唸書還是唸書的高中時期
大學生一個個都像放出籠中的鳥
顧不得羽翼待豐、涉世未深
只想盡情揮霍青春探索這花花世界
我也當過大一新鮮人哪
上學期大家玩得最瘋
楓城杏話(當時班版所在的醫學院BBS站)上一吆喝
便一群摩托車集結在校門口
男男女女出發夜遊
我們的足跡遍及沙崙海水浴場、淡水、基隆、陽明山、烏來etc.
憑恃著年輕人旺盛的體力跟腎上腺素
即使徹夜未眠
隔天同一批人依舊準時出現在講堂
(能否專心聽講則又是另一回事了)

除非不騎機車
大學生幾乎人人都摔過車
「犁田」仿佛成了必修學分
我不騎車
但被當時男友載著出遊也曾摔過
記得是在前往深坑的某產業道路上
一個轉彎壓車就這麼順勢跌下去
事發當下根本來不及反應
眼睜睜在撞擊力加地心引力作用下被拋出
幸好當時前後方並無大卡車
否則一輾而過
就沒有現在的我了

一直到我卅幾歲
每次探視完阿公要道別時
他還是把我當孩子諄諄叮嚀:「走路要看車唷。」
(唉他老人家近來昏迷住院中都不認得我了)
「馬路如虎口」
這是不分年齡的永久真理
但假如像曾御慈那樣遇上了橫衝直撞不長眼的酒駕者
恐怕再怎麼小心都避不開一場橫禍吧
大學同學的爸爸是骨科醫師
約莫是看多了機車騎士被撞得肢離破碎的慘狀
起初怎麼都不允許兒子騎機車
然而男大學生沒車
等同被剝奪了出遊、把妹、社交的能力
僵持一陣子醫生老爸還是讓步了
與其偷騎不如買台好車給他

「水」是另一個讓無數青年折翼的陷阱

有些悲劇明明可以避免
卻年復一年一再發生
冬天的一氧化碳中毒、端午的誤喝鹼水、夏天的戲水溺斃
上週六跟一位老病人提起這則蘭嶼車禍
病人附和說卅幾年前唸成大也曾跟朋友去海邊玩
愈走離岸愈遠一個不留神就踩不到底了
浪頭很大他游了老半天仍停在原地
掙扎好一會兒又喝了幾口海水
好不容易才搆到一點底
狼狽上岸
我說是嘛
咱們能活過這冒險犯難、危機四伏的大學生時期
還真是萬幸

國一時有個同屆男生溺水而亡
那幾乎可說是我最早接觸到的死亡
不過因為不認識那位早逝的同學
除了初聞時的些許驚愕外有那麼點不痛不癢
大三暑假同班同學到歐洲當交換學生
亦謎樣地葬身於湖泊裡客死異鄉
還依稀記得他在迎新宿營上邀我共舞的神情
很難接受這個人已經不在人世
幾年後
赴美工作的高中同學竟也在泛舟時翻覆落水
頭部受重擊送醫不治
我至今仍不解命運是如何區別了她與我們的不同

自小愛水親水
但爸媽總一再警告
除了游泳池以外的任何水域都不准碰
平靜無波的湖泊水潭
潺潺流動的河川小溪
誰知道裡頭暗藏著什麼漩渦暗流
萬萬不可自以為泳技過人而貿然下水
另一件絕對不可做的事是下水救人
會游泳跟會救生是兩碼子事
沒受過專業訓練便逞勇相救
只會被一同拖進水裡成為另一名冤魂
小時候很常去中山橋下的再春游泳池游泳
此泳池正是在紀念因救人而犧牲的高中生李再春
場內還立有他的銅像
這捨己救人的偉大情操固然令人佩服
不過救人應該要用對方法如拋擲救生圈、繩索、竹竿等等
一命換一命並不值得

剛孵化的海龜寶寶光是從沙坑爬到海岸的那條路
就已經被虎視耽耽的飢餓海鷗吞食掉不少
待倖存者終於進入沁涼的海水裡
等待者牠們的又是更多的掠食者跟兇險
最終能安然長成成龜的只有幾千、幾萬分之一
相比之下人類的折損率已經低了很多
但每個個體都是父母家人心頭的一塊肉啊
命喪蘭嶼的兩位學弟妹
本來都有大好的未來跟似錦前程
一切卻因無照駕駛加路況不熟嘎然而止
真的很希望這是最後一次看到類似的新聞了
雖然成長必然承擔一定的風險
卻也實在不需要為玩樂賭上寶貴的生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