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職業無貴賤的忠實信仰者

一個人在工作跟專業上值不值得尊敬

跟他做的事情內容難不難、門檻高不高

並不必然直接相關

我敬重所有能把自己工作當一回事、敬業且一絲不苟地執行的人

相反地

如果態度輕忽懶散擺明了虛應故事

即便位階再高、稱謂再響亮、領的薪水再多

我都還是看不起你

 

同樣是派報發傳單這種看似簡單不需要什麼大腦的工作

就有敬業跟不敬業之分

在我走去健身房的路上

如果時間對的話

會遇到一個發放「爽報」的點

多數時間都是一個約莫五十多歲的男子

他會有條不紊地把報紙一份份遞交到過往行人手上

偶爾幾次

男子輪休換成另一位差不多年紀的大嬸

第一次碰到她時我被發到兩份爽報

本來以為是給錯但也懶得回頭再還她了

只好把第二份直接回收

第二次再碰到她依舊拿到兩份

我立刻知道是怎麼回事

顯然大嬸為了早點把報紙發完

向來兩份一起發放

 

這其實是個很有效的取巧辦法

大嬸只要花一半的時間就可以把配額發畢

表面上

她完成工作的效率是男子的兩倍

但實際上呢?

報社花費成本把報紙印出來

當然希望能充份流通擴大閱報率

但大嬸的作法卻是在反其道而行

爽報內容不多看完了本來就可能再傳給其他同學或同事看

拿一份或兩份沒有太大差別

大嬸看不到這點

或她即使看到了也不在乎

她在乎的只是報紙能快快發完

然後就可以領錢回家休息或再去兼下一份工作了

 

派報這行只要有手有腳就能做

薪水微薄足可想見

不會有人來盯著你是怎麼發、發得好不好

即使發得很認真以致閱報率提高

收益也不會回饋到最下游的派報者身上

是故大嬸那得過且過的心態並不令人意外

吾非雇主沒必要去糾正人家的發報紙方式

她的敬業與否對國家社稷也幾乎毫無影響

然而從這些不起眼小地方

反而更看得出一個人處事態度跟他的人格

男子怎會不知道一次多發幾份更能提早下班?

但他還是選擇老老實實、按步就班地完成被交付的工作

因為

雖然「行行出狀元」這句話完全不適用於派報

他派得再認真再好也永遠不會被拔擢或加薪

男子還是不想對不起他的良心啊

 

Okay不用提醒我到現在還沒點到題

接下來就要把矛頭指向「專欄作家」了

想想前面倒也不算太離題啦已在不知不覺中埋下伏筆

我的幹譙對象正是爽報副刊的幾位執筆作家

看過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有四位:個人意見、朱學恆、史丹利跟宅女小紅

四人的寫作風格不太一樣

個人意見是正經中加點意外的慧黠跟幽默

朱學恆主講社政採用筆觸既酸且毒

史丹利小紅比較接近

無所不講以葷腥不忌、無厘頭跟白爛取勝

說不上來特別喜歡誰或特別不喜歡誰

看這種專欄本來就沒期待要吸收什麼新知

主要功能在打發候車搭車的無聊時間

能搏君一笑就功德圓滿了

 

在網路文學興起、部落格大鳴大放之際

不該再拘泥於作家就該言之有物、行文工整的傳統觀念

要求「水準」無異作繭自縛

畢竟過於制式嚴肅的文章曲高和寡

用鄉民語言輕鬆流暢地把意見表達出來

才是文章能在網域傳誦不歇的王道

我一直都挺享受看爽報專欄那種沒負擔的感覺

就像跟一群志同道合的狐群狗黨在那邊瞎聊鬼扯

沒錯從頭到尾都十分之言不及義

但解散後精神上一如被reset過那般通透暢快

只可惜最近看史丹利跟小紅的專欄

卻常常引發我一種「這簡直是在騙稿費嘛」的OS

 

寫每日專欄非常困難

搬來痞客邦後我比較督促自己多寫

但再怎麼努力一週頂多四、五篇

另有正職沒時間坐下來好好Key鍵盤倒是其次

重點在根本沒那麼多題材啊

寫Blog不像臉書或Twitter的波文

一張美照加幾句看似有深意實則狗屁不通的話便能成篇

勢必累積一定份量的感想再經過統整編織

才能成就一篇對我自己有交代的文章

生活裡多數的事都一再重覆

我不可能天天有靈感

文思枯竭時望著已停擺一陣子的網誌發呆

急歸急也無法容忍自己硬擠東西出來

那樣的作品太乾一點都不好看

 

當作家答應報社的專欄邀約

應當也考慮過自己能否勝任的問題

文筆文風方面被邀稿就是肯定不必太擔心

後來會出的狀況通常是老狗變不出新把戲

題材耗盡不知道要寫啥

寫部落格沒交稿壓力儘可晾著等靈感找上門

有簽約有酬勞的專欄可不能開天窗啊

於是乎一個專欄寫到後來

往往會嗅到那麼點山窮水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味道

多數行之有年的專欄像(我熟悉的)中時副刊「三少四壯集」

每隔一陣子(半年?)就會換一批寫手

一方面讓讀者換換口味

另一方面也是給作家休耕停產再重新蘊釀的機會

爽報專欄卻是由那四位作家一扛好幾年

以每個禮拜都要生出五篇作品的產量來看

創作力真得要極度豐沛才辦得到

 

只可惜大家終究是凡人

四位作家紛紛露出捉襟見肘的疲態

個人意見有勉力維持住表象

但我記得他寫過一篇主題就是在講他想不出題材的文章

是的連這個都可以當主題可見他是有多欠題材

朱學恆相對還好畢竟台灣很鳥的政治跟社會新聞層出不窮

史丹利小紅則全然不諱言自己快寫不出東西了

沒題材怎麼辦?

最偷懶的方式當然是抄襲

不過這兩位的作法沒吳淡如寫《那些EMBA教我的事》時那麼沒品

他們只是互相「參考」

比方說前幾天看到個人意見聊了什麼

就老調重彈以自己的觀點也寫一篇

而且爽快在開頭直接承認反正坦白從寬嘛

這招一用再用到後來似乎成為常態

同樣的題目會在短時間內被他們寫過一輪

簡直像踢皮球一樣傳來傳去成為一種趣味

 

前面提過並未期待在爽報專欄看到什麼振奮人心、醍醐灌頂的內容

畢竟人家肯寫給你看免費就很好了還挑也太不識相

可是

我不喜歡那種被呼攏被應付的感覺

即使這只是份免費發放的報紙

在上頭掛名寫專欄也該有一絲絲使命感吧

畢竟你還是拿錢辦事並不是在做功德

我不知道當這些作家拼拼湊湊把字數硬堆到能交差之後

是怎麼說服自己就這樣把稿件寄出而不會臉紅

「作家」未必要篇篇鞭辟入裡、擲地有聲

但「有感而發」是最基本的

連這都做不到

我不認為你有資格擔那個名

 

人生大可詼諧輕鬆不必把每件事都搞得那樣嚴肅

然而一旦牽涉到專業跟工作

「做什麼像什麼」的敬業精神就不該有所讓步

去餐廳吃飯時

我總以觀察年輕服務生們的應對進退為樂

這很可能是他們這輩子的第一份或至少前幾份工作

可想而知大概也不會是基於興趣

而多半是看在錢的份上

但有些人就是能很當一回事地付出百分之兩百的熱誠

努力讓客人賓至如歸

一點都不因為自己只是餐廳最末端的外場服務員而妄自菲薄

這些小朋友們我以前不認識以後也大概不會再碰到

可是從這短暫的接觸

就能看出誰有能耐飛黃騰達而誰將一蹶不振

經驗需要累積

態度卻從一開始就確立

 

我一直幻想著有一天

倘若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忠職守

那麼這個世界一定會成為美好的烏托邦

沒有誰做的事是不重要的

即使是一個立志寫白爛文章的作家

你還是必須很認真很當一回事地去創作最白爛的東西出來

內容白爛不代表態度要跟著白爛

那些直接標榜自己滿紙廢言的網路作家

說穿了還是希望讀者繼續收看他們的垃圾話

既然如此

就該好好尊重作家該有的格

否則讀者也沒那麼好騙啊哪天就全部跑光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