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e
實習醫師是個打雜軍團,該會的不勝枚舉:送病人、key單、抽血、on cath(放靜脈留置針)、做心電圖、換藥、抹痰及送檢、放鼻胃管和尿管、導尿、抓小孩(好讓學長姐替他們抽血打針)、寫麻醉照會單、寫產程記錄、送病理標本、拉鉤(跟刀時)、刷皮(清潔病人皮膚的開刀前置作業)、送ABG(動脈血氣體)etc.。隨著科別不同,雜事組成及出現頻率也互異,但無論如何,在歷經一年淬煉後,terminal interns不管碰到什麼場面,都是一派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氣定神閒。
來定義一下「雜事」。實習醫師肩頭上的任務,當然遠不止上一段提到的那幾項,還有很多更富教育跟學習意義的,像接新住院病人、寫病歷、跟查房、參加晨會、開立醫囑、報病例、被老師跟學長姐電等等,這些都需要搬出唸完六年醫學系累積下來的專業知識,窮盡有限的臨床經驗,才做得好。相對而言,做雜事不太需要動用大腦,手腳健全便足可應付。所以部份同學不免對淪為工資低廉的雜事機器充滿反感,認為把時間跟精力浪費在這種簡單卑微的勞務上,實在是對自己聰明才智的一種侮辱。
我卻不這樣覺得。不管從事哪個行業,實習本是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階段,卻是成為高階領導者前所必經。再說,「雜事」並不如表面上那般簡單,只求完成是不難,但要做到迅速精準俐落確實,需要心思、技巧跟很多很多的練習,而且用心的話,同樣可以從中汲取醫學知識。最後別忘了,是在資源豐沛、人手充足、分工細膩的大型教學醫院裡,基本醫療行為才被視為「雜事」,如果在孤立無援下遇到緊急狀況,身為醫生卻不知如何抽血、on cath,無論如何說不過去。
抽血,是值住院病房班時最普遍的雜事,技術上不難,但中間還是充滿學問。
除非有突發狀況,如病人發燒、喘起來、胸悶胸痛、血糖過高或過低等,會需要緊急抽血送驗,多數住院病人的例行抽血都集中在早晨進行,即所謂「晨血」。住院醫師會在前一天下班前開好單,由夜班護理人員把集血試管備好,貼上印有病人姓名跟床號的標籤,與檢驗單一併排好放在護理站櫃檯,如上頭「Before」的照片所示。值班intern一早過來,就會推著抽血車挨家挨戶討債去,把一根根空管填入病人的血。
晨血得在八點以前抽完,早上第一班傳送人員收走後,中午前點電腦就可以看報告了。「一四大抽血」是定律,意思是禮拜一跟禮拜四早上晨血量會特別多,畢竟隔了一個週末沒看到病人,而驗血又是掌握病況的利器,所以禮拜一幾乎每床都會開出抽血單,週間如要再追蹤,大家也習慣選在禮拜四。晨血是由前一天的值班intern負責,換言之值禮拜天跟禮拜三的人最衰,七早八早就得到護理站上工。
想像中,抽血也不過就是針扎下去,花不了太多時間,但實際執行起來卻全然不是那麼回事。以照片裡那一盤半、約十六位病人的晨血為例,我從清晨不到六點就開工,快八點才全部交差,那還是已在內科病房打滾三個月後的功力,如果尚為菜鳥intern肯定要更久。
推著小車車轟隆隆地進入病房,首先要核對病人的床號跟姓名,尤其得確認其手環,否則萬一是家人或看護睡在病床上,一時不察抽錯人就糟了。接著輕柔地把病人喚醒,自我介紹、說明來意,如果是熟識的病人不免還得哈拉一下。速率決定步驟在找到可扎針的血管,少數病人的血管非常好找,三、兩下便完工,但多數病人血管既細又塌,不想貿進後失敗,下針前勢必花上很多時間找適當的血管,手找不到就找腳,腳再找不到還有最後一招:扎週邊動脈。即使找到很可能也抽不到足夠的血,往往需要扎第二或甚至第三針,這麼一折騰下來不僅耗時費力,心理上也對病人很過意不去。
完成後要在下針處放棉球跟貼一段3M膠布,然後交代病人壓個三到五分鐘,但碰到病人睡意迷濛或身體孱弱到無法自己壓,身邊又沒看護或看護正呼呼大睡,也只好留步幫他壓個幾分鐘,免得晚點護理師來作治療時被床上一大灘血給嚇到。離開時也有注意事項,得先把床頭燈關掉,讓病人能繼續睡,然後重點是東西一定要收乾淨,止血帶、膠台這些也就算了,反正抽下一床發現工具不見一定會再回頭找,萬萬不能遺忘的是使用過的空針,如果又沒蓋上蓋子,可是會害病人、家屬、看護或醫護人員被針扎喔。
我其實還滿喜歡做雜事的,把白板上交代的勞務一件件完成,總給我很大的成就感。其他不喜歡做雜事的同事,也不見得都是不屑,而是有些人曾在三更半夜被call起來做些無厘頭又沒意義的事,或學長姐、護理師頤指氣使的態度令人不舒服。醫療行為的分工,往往是著眼於效率,只要能力可及、無損病人權益,沒有什麼是非得叫其他人做而自己不能做的。在我當上住院醫師之後,有時心血來潮也會把該交代給intern的雜事攬過來,自己解決,對某些熱血的學弟妹來說,說不定還會覺得我搶了他們的學習機會哩。
人不能老是停留在被當苦力用的廉價勞工階段,我終究還是熬到了主治醫師,只是當職位愈升愈高,要顧的層面更廣、擔的責任更重,有時,反而會懷念起不必用什麼大腦只要by order的年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