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中國時報
欣慰地看到民意論壇並非一面倒批評醫師
不少民眾注意到我們的辛勞和苦衷
反而替我們講話
有一篇很中肯地提到
再這樣下去恐怕沒人再想做醫師
以後還得向東南亞請聽不懂國語、台語的外籍醫生來服務...
翻到前面幾版卻愈看愈火大
記者引述了很多有頭有臉的醫界大老的話
責備現在年輕醫生吃不了苦、儘往輕鬆科別鑽
感嘆醫德淪喪、醫學教育失敗
然後少不了幾句用"以前我們都..."的風涼話
時代早就不同了
老師們年輕時醫病關係可不是現在這樣
廿卅年前醫生威風得很
他們說一病人哪敢說二
據說當時病人如果不遵從醫囑醫生是可以開罵的
也造就了許多以脾氣大著名的大頭們
時至今日大頭依舊是大頭
病家看到他們依然忌憚三分、禮貌客氣得不得了
但是我們這群小小醫生可沒有這樣的待遇
某醫學教育改進委員會的老師提議
以後應該提早讓醫學生進入醫院替病人服務、推推輪椅什麼的
以培養關懷病人的情操
可是以我的親身體驗來說
愈早進入臨床、耐心愛心卻會愈早被磨光
在還沒有開始實習以及剛剛開始做intern的時期
我面對病人總是戰戰兢兢、無微不至就怕他們不高興
在繁瑣的雜事疲勞轟炸下我的笑容漸漸淡去
在外急甚至碰到很不講理的病家指著我的鼻子罵
說我刁難他CT不能照、診斷書也不開
(但以他女兒的狀況本來就沒有做電腦斷層的indication
開了健保一定刪
至於診斷書
病人一點頭部外傷都沒有
除非假造文書我真不知道診斷書上要寫什麼)
當病人大小聲時腦袋裡確實閃過了"視病猶親"、"設身處地"這些字眼
但我自問從頭到尾對他們的態度很客氣、也解釋過很多次為什麼檢查跟診斷書不能開
真不曉得在這種情況之下
難道我們還要忍氣吞聲、任人指責怒罵不能有絲毫脾氣?
醫生與病人的相對關係變成現在這樣不是不好
畢竟目前醫療資訊開放、很多人自然不覺得你當醫生有什麼了不起
醫病對等對於醫療品質的維持並不算壞事
只是偏偏有很多吹毛求疵的病人、懂一點皮毛就拿來challenge你
拿服務業的標準要求醫護人員的同時卻又對醫療商業化大肆批評
醫生也是人欸
我們又不能愛錢又不能睡覺又得任勞任怨不可以有脾氣
那以後醫學系收學生也不必看成績
乾脆直接招募愛心滿滿的無償義工好了
醫德當然很重要
親自看病人當然是最基本的
只是隨著大環境的轉變
醫德的定義也應該加以modify對我們才公平吧?!
能進醫學系的頭腦都不差
我不認為我們年輕一輩的道德心與社會正義會如大家所講的那麼糟
為什麼近幾年各大醫學院的前幾名都一窩蜂地去擠皮膚科?
其實我本來對apply也沒什麼特別想法
但真的進入臨床、親眼看到甚至親身經歷走其他科別的悲慘命運後
馬上就體會大潮流的演化是其來有自的
好歹我們也是過關斬將、苦讀數年才擠進這道窄門
難道沒有權利選擇過得優渥一點、輕鬆一點
不要動不動就被告、疏忽一些就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而且
講一句難聽的
上樑不正下樑歪
(台大我不知道)但很多外院大醫師到現在還在收紅包
居然還一面道貌岸然地說年輕醫生急功近利滿腦子只要錢多事少離家近
真的讓我覺得很好笑
如果是醫學教育出了問題
難道這些大頭們就沒有責任嗎?
我們小醫生在整個事件中都像孤兒一樣
一艘船被說航行得不好
掌舵的立刻跳下來指著後面辛辛苦苦划槳的罵
仿佛這樣就可以把自己領導不周的責任撇得乾乾淨淨
哪有這種道理?
兩位醫師已經認錯道歉
可不可以拜託那些上位的也跟我們站在同一陣線
一起為提升醫療品質與改進醫師素質而努力
畢竟在第一線處理病人問題、面對糾紛、熬夜值班的都是我們
一味批評只會打擊我們的士氣
- Jun 17 Tue 2008 15:29
少跟我談醫德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