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金庸武俠」
我還堪堪未足十五
通過高中保送考讓閒暇時間陡增
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學籃球、練大易輸入法……
會接觸金庸也算是因緣際會
帶我們保送考的老師辦公桌上收了本「連城訣」
即便算是金庸作品裡較難盡顯功力的短篇
我隨手翻翻竟無法罷手
媽媽在我央求下索性買齊全套金庸
是以山川名嶽為封面的大本舊版
我寶得要死
誓不借人
連後來高中的超級好朋友要借都不依
重讀金庸一直列在皮專考後的眾計畫之一
但由於雜事太多
擱著耽著便給忘了
直到日前爸爸心血來潮突然問:「金庸要從哪本看起才好啊?」
才讓我重新墮入這教人心神馳往的武俠世界
這十五年中未曾再碰金庸
卻並非不想而是不敢
我自知一旦再看除非一鼓作氣掃完全集無法全身而退
在繁忙的課業或工作壓力下只怕誤了事
但也拜這十五年的隔閡所賜
書中細節自然記不得
於是重看卻有新讀的趣味
曲折情節所帶來的驚喜分毫不減
然而我終究已非當年那清湯掛麵的小女孩
這些年來的人生歷練讓我看懂了許多先前囫圇吞棗不甚明白之處
就像胡斐長成後才解得開對商家堡一役的似懂非懂

哈,是啦
我把這歷史性的第一次接觸給了不長不短的「飛狐外傳」
這幾天我坐車也看、走路也看、睡前更是挑燈夜戰
愈看愈是愛不釋手
還記得十五年前看完全套金庸時那種帶點歡喜又帶點惆悵的矛盾
「天哪…這輩子這唯一一次的首讀就這樣被用掉了!」(金庸已封筆)
我卻沒能料想得到
金庸的微言大義豈是黃毛丫頭瀏覽一回便參得透
已近而立之年跟二八年華之際所見
有所同有所不同
思及在每個十五年以後重看金庸都將得到新的啟發
這念頭讓胸中飽脹著難以言喻的歡喜

金庸武林世界豈只是打打殺殺、你爭我奪
那些層出不窮、制敵機先的招式
那些讓身處險境的主角能在千鈞萬髮之際兔脫的智計
便是拍案叫絕不足形容
別人的作品裡只要有一個類似安排便足以成書
金庸卻是這麼奢侈揮霍地讓高潮迭起
我不禁撫書慨嘆
表面上聰明的是用毒於無形、事事顧全大局的程靈素
但金庸自己的智力創意才真是高深莫測啊!
令人五體投地的另一點是金庸在中國歷史地理上的造詣
金庸武俠總是依傍著有憑有據的脈絡從不天馬行空
每個故事都符合它當下的歷史情境
(雖然對我這歷史白痴未免是對牛彈琴)
甚至將稗官野史穿插其中增添閱讀時的趣味
將讀金庸用為熟悉中國史地的方法或許言重
但能夠把虛虛實實之間穿捘運用得如此精采自如
金庸絕對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然而這套作品最足以傳世的價值還不在上頭所提的那些
人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金庸作品不脫逞勇鬥狠、機巧權謀卻仍能老少咸宜
憑的便是自始至終秉持的「俠義之道」
精進武藝的目的在救人助人而不在凌霸一方
一個真正讓人景仰的俠士豪傑不只勝在拳腳刀劍
更不可或缺的是內在修為
在金庸的故事裡邪不一定不勝正、好人不一定有好報
但是讀者會忍不住跟著他的筆調
在奸人得逞時咬牙跺腳、在善人遇害時垂淚惋惜
甚至他會提高一個層次讓我們去思考所謂善惡之分、是非之辨的分野何在
學武之人舉手間便可取人性命
但難就難在要如何分辨此人該死、罪無可赦?
就算作惡多端天理難容看在家人眼中不也親愛可靠?
所以真正名滿天下的武學巨擘愈是不開殺戒
即使臨危惻隱往往換來的不是悔悟感激而是無恥的反噬
但金庸筆下的俠士總是甘願如此一再涉險也不肯誤傷一人
寧為江湖草莽也不作朝廷鷹犬
這種壯志豪情教人心嚮往之

學醫之路一如學武
能否繼往開來成為一家宗師
悟性資質、師父的指導點撥、自身所下的功夫、江湖歷練
缺一不可
天下武學皆有各自巧妙之處、難分勝負
找到適材適性的門派是最重要的
就像我們當年選科不能光靠興趣
外科必須有好體力跟好手藝
內科必須喜歡唸書、有抽絲剝繭的耐心
皮膚科必須具備對圖像的觀察力跟感受力
科與科之間雖然在現實面上有熱門與不熱門之別
但在維護病人健康的重要性上並無二致
而一旦進到一個科、成為最資淺的住院醫師
大家便都是從做雜事、吃苦耐勞的小學徒當起
我想起R1時讓自己忙得暈頭轉向的那些工作:跟教學診、訂便當、整理照片、發e-mail、排活動、報journal etc.
看似無意義卻在在都是基本功
總是得把這些看起來很不炫的基本功夫練紮實了才能向上精進
一味求快充其量只會練就得其形而不得其髓的花拳繡腿
真正上場臨敵沒兩下就被戳破了
在教學醫院受訓的我被功力高深的師父們所圍繞
就像是身旁有一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之水
何等幸運
老師們在關鍵時刻出手點撥的風采教人如痴如醉
不得其解的疑點問了師長便能迎刃而解
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然而大部份的知識終究還是得靠自己唸才行
考過了皮膚科專科醫師執照
算是認可了這四年住院醫師所受的訓練
接下來就得拜別師父自行闖盪江湖了
未見過太多世面的我未免惴惴不安

就資質而言我不敢說自己進對了門派
就修為而言我不敢說自己下足了功夫
但既然拜了師學了藝
即使無法發揚光大或另闢新途
也矢志絕不辱我師門
學武學醫最粗淺的是強身健體
最當仁不讓的是救人濟世、憂國憂民
最為人不齒的是利慾薰心、仗勢欺人
我想這個道理也可以應用於所有其他的專業領域
金庸武俠小說講的豈只是豪傑俠士的恩怨情仇
其間蘊含的人生至理是讀者要自己消化領略才能獲致
看完「飛狐外傳」持續往「書劍恩仇錄」邁進
此番練功雖然隔了十五年
但人生中的練功卻是綿延不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