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開學沒多久
班上同學就自然而然分成幾個小群:本地白人、本地黑人、亞洲人、歐盟白人、歐盟黑人
彼此並非不相往來、壁壘分明的小團體
只是物以類聚後再自然不過的結果
我當然屬於亞洲人那組
但除了上課互打招呼、坐在一塊兒之外
私下談不上什麼交誼
單純的同學或同事與朋友的差異便在於
課堂或工作結束之後還會不會相約著去做些什麼
起初我也試著跟這些女孩兒們一起活動
比方說中午一同到福利社聊天、週末假日出去玩等等
但久而久之我發現獨行還是最自在的距離
拒絕幾次她們也就不再找我了
前幾天H與我分享她小小的煩惱
H、C以及S就是班上與我交情較好的亞洲女孩
年齡相近的三個人一向黏在一起
看不出和樂融融的表象下有任何勉強或衝突
但H說其實她從十六歲以後就屬於那種「叫不出來」的人
有空只想待在家(宿舍)裡
相較之下交遊廣闊的C卻喜歡把閒暇時間填得滿滿的
所以每次C興致勃勃地邀她出來
不敢直接拒絕的她都必須找各式各樣的藉口
這幾天的中午吃飯時間H得處理訂機票的事
其他人卻不能明白訂票時間會決定票價的重要性
總是一再催促她
更慘的是一個學期相處下來
H逐漸無法忍受C的某些個性
但畢竟忠言逆耳
她自認為兩人交情沒有好到開誠佈公指出對方缺點而不傷感情
只能選擇隱忍
不過她不知道這樣下去自己可以忍到什麼時候
小女生的友誼是非常微妙的
"Sex and the City”裡無條件互相扶持的姐妹情是熟女才有的火候
在還不識愛情滋味的女童或少女年代
手帕交的意義並不遜於情人
在誰跟誰好、誰跟誰「最」好的角力賽裡
同樣充滿忠誠、佔有、猜疑、背叛、吃醋與嫉妒
我們不懂這些讓自己因此喜歡或討厭上學的情緒究竟從何而來
但回憶起小學或中學時光
誰沒有成天膩在一起、手牽手走路回家的死黨?
而這樣如膠似漆的感情
卻又常因為某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莫名其妙地ㄘㄟˋ了
下課陪誰去上廁所
遠足跟誰坐在一起
聖誕節先送誰卡片
女生的心思一向就纖細敏感
所以女生跟女生做朋友可以搞到超乎想像地複雜
從很久以前我就不讓自己陷於這種友情風暴圈裡了
不只針對女性朋友
而是全面性地酌量攝取友誼
變老是一件很棒的事
身邊的朋友一個個結婚、組織家庭
大家都有需要花更多時間相處的significant others
不再熱衷於頻繁的出遊、聚會、玩樂
我對獨處的渴求終於顯得不那麼突兀
但是在廿歲左右
我也曾經受困於類似H的煩惱裡
當朋友們神采飛揚地吆喝著相約遊玩
勉強赴約的我感到束縛、不自在
狠心拒絕又自覺孤僻、沒安全感
隨著年歲漸長
我才有信心不好呼朋引伴並沒有錯
不再逼自己佇在一群半陌生人中言不及義
也不會在悠然獨處時擔心別人怎麼想我
成功擺脫了不合群的自責與罪惡感
面對還不熟諳我個性的人的熱情邀約
我現在可以冷靜清晰地拒絕
不搪塞、不逃避、不找多餘的藉口
我喜歡與少數熟朋友偶爾見面敘舊
But anything beyond that is too much.
友情必須維持一定的距離才會美麗
小女生般黏答答的交往模式只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隨時隨地都要應付人際關係、都要配合跟妥協
對H跟我這種帶點自閉性格的人來講還真要命
H遭遇的問題就在於她在友誼蜜月期與朋友走得太近
現在突然想退一步很難不顯得絕情
我無法提供H什麼精闢神妙的解決之道
只能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她
讓自己舒服自在確實很重要也不必放棄
但在達到這點的同時不能讓朋友覺得是她們不好
是她需要更多空間罷了
另一個重點
不喜歡出去就直說不喜歡
雖然那當下會有點尷尬
但找藉口推辭只會讓你必須繼續撒更多的謊
"It’s Complicated”其實是一部台灣地區三月底即將上映的電影片名
在講熟男熟女的愛情
但我覺得愛情其實沒有友情來得複雜
愛情遊戲的規則清清楚楚
雖然很多人還是蓄意犯規
然而從君子之交淡如水到歃血為盟、義結金蘭
友情的範圍更廣泛也更無規範可循
缺乏道德與法律的鞏固
這是朋友之誼珍貴也脆弱之處
情人總是床頭吵床尾和
朋友之間卻可以有僵了一輩子也講不開的誤會
我們不都是互相喜歡互相關心的
為什麼要這麼複雜呢?
- Jan 21 Thu 2010 09:35
It's Complicated.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