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中國時報刊的這則新聞
讓平常不太憂國憂民的我
不禁為國家前途深深地擔憂了起來
大意是這樣的
馬總統近日出訪非洲友邦時頻頻以運動拼外交
一會兒尬伏地挺身
一會兒糾團晨跑
一會兒踢足球
於是記者們採訪行政院長陳沖時
也趕流行問了同樣的問題
陳揆表示自己年輕時亦熱衷籃球、投籃準確
五十五歲後體力下降才停止
而現在公務繁忙則連散步的習慣都難以為繼
被問及是否比照馬英九的慢跑
陳冲搬出心跳數據為佐證表示不適合
他說習慣跑步者心跳多維持在每分鐘五十上下
長跑好手更是維持每分鐘四十下
「我心跳是標準每分鐘七十二下,不適合慢跑! 」
看到這裡
我差點沒把正在吃的早餐給吐出來
這是什麼歪理啊??!!
多年來
敝人心跳頻率亦維持運動員級的每分鐘五十幾下
在英國時某次睡醒一量低到四十幾下
還把自己嚇了一跳想說是冬眠or快死了嗎?
心跳慢這件事我在小藍這篇網誌裡提過
與網友的後續回應裡又深入討論了一番:
Sinus bradycarida要拆兩部分來看
所謂bradycardia是指心跳小於一分鐘六十下
(相對的就是tachycardia,是大於一百下)
不管過速或過慢
重點是要分是不是sinus rhythm
所謂sinus rhythm是指心跳電氣傳導順著它應有的路徑
從心房傳到心室
這種情況下的tachy-或bradycardia就沒什麼問題
是生理性的
非sinus的心搏過速或過慢則是病態的
會造成心輸出量的不足
運動員因為平常有在練
他們的心臟跳一下打出血遠比一般人多
所以每分鐘不必跳那麼多下就足以供給全身所需
這種情況的bradycarida就是正常的sinus rhythm
換句話說
一分鐘五十幾下的心跳是鍜練出來的
運動時身體代謝率、週邊肌肉耗氧量快速提高
必須要有含氧血源源不絕大量供應
心臟為了要應付這種狀況
短期反應自是搏動加速讓更多血被打出去
但如果是長期從事有氧運動的人
則他的心臟不只只有運動時跳動加快
每次搏動的效率(contractility)也會提高
而且這個高效率會一直延續到非運動時
在心輸出量不需要那麼多的休息狀態
運動員每次心跳的效率仍舊較高
所以頻率可低於標準值的下限
了解這後頭的道理後就應當知道
除非有病
沒有人生下來就心跳五十幾
心跳再怎麼慢的運動員
也都是從正常值開始再積年累月地練成
心跳慢跟慢跑間的因果關係
是先長期慢跑才有一分鐘五十幾的心跳
而非心跳五十幾的人才適合慢跑
陳冲院長以「心跳標準」作為拒絕慢跑的理由
其無稽荒謬的程度
就像愚夫愚婦嚷嚷著說
那些減肥成功的人都很瘦欸我這麼胖不適合減啦
努力工作的人都不愁吃穿我這麼窮大概不適合太努力吧
整個倒果為因邏輯上完全不通
說實話陳冲又不是我爸
我才不在乎他有沒有在運動或用什麼藉口不運動咧
但這則新聞透露出一個滿可怕的訊息
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
所說的話竟如此缺乏科學實証
這樣的人如何替全國人民作出有智慧的決策?
我寧可陳揆直接承認「是的我就是懶得慢跑」
也不要他硬拿心跳數據當作不跑的佐證
似是而非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或許有人會說
陳揆是法律系畢業又不是學生物科學的
何必這麼吹毛求疵呢?
別忘了
這個人可是坐在行政院長的寶座上
每天決定的不只限於法律相關的政策
而是財金、醫療、交通、教育、環保、人權、農漁物業……無所不包
我們不期待官員們個個是全才
可是應該要有清楚的思慮跟虛心求教的精神
能知己所不足在需要時向專家請益
而不是不懂裝懂拿一些半調子的理論欺騙民眾
仔細想想
瘦肉精、環評、禽流感跟都更法等種種爭議
不都正是拿偽科學、偽專業強渡關山的產物?
說瘦肉精尚未証實對人體有害吃不死人
就想說服民眾開開心心把不該出現在食物裡的添加物吞下肚
找經過篩選、政治立場「正確」的學者專家開個會
然後再包裝或甚至偽造一下會議記錄
就可以粉飾太平讓一切看似安全、合法
我真的好希望
國家的領導人是大公無私、頭腦清晰的
偏偏總是無法如願
- Jul 04 Wed 2012 19:19
倒果為因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