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今天某平面媒體報「台灣男人亞洲最胖」這則新聞時用的副標題
覺得跟我想寫的內容很貼切
就借來用了

對多數人來說
我一天3小時的運動習慣很超現實

其實如果要細究的話
我一天「花在做運動」的時間
除了實際有在動的部份
還得加上從住家來回健身房的步行
跟運動後沖澡、吹乾頭髮的時間
全部加一加4小時跑不掉
倘若是只看一節診的日子
則會再多運動1小時
也就是總共花掉5時
幾乎比我睡覺的時間還長了

每次告訴別人我是這樣過日子的
反應不脫:
「怎麼有空啊?」
「妳體力好好唷。」
「運動這麼多不會累嗎?」
「妳確定這樣沒有運動過量?」
「有必要這樣逼自己嗎偶爾放假沒關係啦。」
不管背後的意涵是敬佩欣羨或是質疑反對
我都無言以對

對我來說運動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它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在我的每日行程裡
不需要特別安插或擇期撞日
「有沒有空」的問題根本不存在
因為當天事情再多
我都會努力在中間找空檔運動
沒空檔頂多就是早起
事情在早上?
那就早起
台北市健身場所很多
市民運動中心6時起營業
再不行就去跑公園、街道24小時都開放
由於健身已成為每天最快樂最享受的時光
甚至贏過睡覺、吃美食跟看部好電影
所以為運動而挪開其他任何事都不算是犧牲

體力
是練出來的
我從上大學後就一直規律運動
十幾年下來當然比一般人好很多
相關歷史在幾篇網誌(卅歲的減肥記錄:運動篇人體試驗)裡曾寫過
我是可以理解大家嫌3小時太長
網路上查到的成年人建議運動量
是中度有氧每週至少150分鐘或激烈有氧至少75分鐘
我一天就超過人家一週的下限了
但注意唷上述建議裡用的是「至少」
可沒說超過多少就是過量
我只知道目前的運動量是讓身體舒服的
已脫離為減肥而運動階段的我
不再有「少動就會變胖」的恐慌
沒理由逼自己做超乎體能負荷的運動

面對「運動強迫症」的懷疑
我的解釋是
有強迫症的人從事強迫行為是為了減輕焦慮感
我承認在因故無法運動時會有輕微的焦慮
可是我會透過理性思考加以解決
要嘛排除萬難設法騰空運動
實在不行就接受現實一天不運動
(目前的週六便是如此)
而我跟強迫症患者最大的不同是
強迫行為只能暫時抑制焦慮無法創造快樂
運動卻是真正讓我感覺暢快的活動
它從來不造成情緒上的困擾
反而還可紓解其他人事物帶來的煩憂

運動對我的意義
若非同樣規律運動的性情中人
是很難懂的
除了每天在健身房碰面的那票會員
最近我又找到一位知音
只是她是虛構的--
「千禧年三部曲」第三部「直搗蜂窩的女孩」裡的國安局探員費格蘿拉

莫妮卡.費格拉巡官儘管姓氏相當特別,卻是在瑞典中部的達拉納土生土長,她的家族至少從十六世紀古斯塔夫一世時期就住在瑞典。她是個很容易引人注目的女人,有幾個原因:她現年三十六歲,藍眼,身高一百八十四公分,留著短短的、淡金色自然鬈髮,不僅吸引人還懂得將自己打扮得更迷人,而且身材健美。
青少年時期,她曾是傑出的體操選手,十七歲那年還差一點被選入奧運代表隊。後來雖然放棄正統體操運動,卻仍持之以恆地每星期上健身房五天。由於太常運動,她體内分泌的腦内啡就像毒品一樣,讓她一停止運動便痛苦難耐。她會跑步、舉重、打網球、練空手道,還曾經十分沈迷於健美,但在幾年前已經減緩了這種美化身體的極端手法,當時她可是每天都要舉重兩小時。不過她依然非常勤於鍜練,身上肌肉極其發達,一些毒舌同事至今仍叫她費格蘿拉先生。每當她穿上無袖T恤或夏天洋,沒有人會不去注意她的二頭肌與厚實的肩膀。(p245-6)

費格蘿拉利用午餐時間到警局健身房舉重。然後將包括黑咖啡、肉丸三明治配甜菜根沙拉的午餐帶回辦公室吃。她關上門、清理桌子後,開始邊吃三明治邊讀畢約克的報告。(p248)


星期二早上,費格蘿拉在六點十分醒來,沿著梅拉斯特蘭北路慢跑一大段路後,回家沖澡,八點十分來到警察總局打卡上班。(p255)

她開車來到千禧年雜誌社所在的約特路,在附近的街道轉了半小時,沒看見莫天森的車。午餐時間,她回到國王島總局,在健身房裡待了兩小時,一面舉重一面思索。(p281)


「妳知道嗎?我餓壞了。中午很晚吃,本來打算回家煮麵吃,卻被妳攔截了。妳吃過了嗎?」
「有好一會了。」
「找一家餐廳吃點好吃的吧。」
「所有的食物都好吃。」
他看著她。「我以為妳是健康食品狂。」
「不是,我是健身狂。你如果有健身,就什麼都能吃。在合理的範圍內。」(p349)

費格蘿拉說得沒錯,這裡的布瑞克烤餅真是人間美味。她從洗手間回來時,布隆維斯特仔細地打量著她,雖然舉止優雅得有如芭蕾舞者,身體卻像……呃……布隆維斯特忍不住看得入迷,好不容易才壓制住伸手摸她腿部肌肉的衝動。

「妳健身有多長時間了?」他問道。
「十幾歲就開始了。」
「一個星期運動幾小時?」
「每天兩小時,有時候三小時。」
「為什麼?我是說我明白一般人為什麼運動,可是……」
「你覺得太過度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想。」
她淡淡一笑,似乎完全不為他的問題感到惱怒。
「也許你只是不習慣看到女生有肌肉。你覺得這樣會讓人失去性慾或是不女性化嗎?」
「不,一點也不。還滿適合妳的。妳很性感。」
她笑出聲來。
「我現在的運動時數已經減少了。十年前我做的是很扎實的健身訓練,很酷。但現在卻得小心別讓肌肉變成脂肪。我不想要一身鬆垮垮的肉,所以每星期舉重一次,其餘時間就跑跑步、打打羽毛球、游游泳之類的。只是運動而不是認真的訓練。」
「了解。」
「我之所以健身是因為感覺很棒。對於做極限訓練的人,這是很常見的現象。身體會製造一種抑制痛苦的化學物質,久而久之就會上癮。如果不每天跑步,過一陣子就會出現類似戒毒的症狀。當你為某樣東西獻出全部,會有一種非常幸福的感覺,幾乎就像享受美好的性愛一樣。」
布隆維斯特笑了。
「你也應該開始健身。」她說:「你的腰開始變粗了。」
「我知道。」他說「我老是覺得內疚。有時候會定時跑步,瘦個幾公斤,然後碰上什麼事忙得沒時間,又會停一、兩個月。」(p354-5)

他們一直討論到午餐時間,費格蘿拉先告退離席,一個人到健身房打算好好想一想。(p363)

隨後她打卡下班前往聖艾瑞克廣場的健身房,利用兩個小時加緊努力以彌補錯失的時間。她七點回到家,沖過澡後做了簡單的晚餐,然後打開電視聽新聞。但她開始感到急躁,便穿上跑步裝,來到門口時停下來想了想。(p394)


千禧年三部曲裡的角色是出奇地多
尤其探員一堆到後來人名全部搞混常忘記誰是誰
然而費格蘿拉一出場便輕易吸引我的注意
因為她-跟我一樣-是逮著機會就會去運動的人
可以是一大早、可以是中午休息空檔、可以是下班後
一般人或許會以工作了一天太累為藉口不去運動
對我們來說卻正是心煩疲累
才更需要運動帶來的清明愉悅作為救贖
作者拉森恐怕也是個健身迷吧我猜
否則怎能如此細膩精準地指出運動帶來的快感呢?
很開心可以透過文字跟已故的拉森有這層精神上的交流
他創造出來的這個人物
讓我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孤單也不古怪
世上確實有我們這種執著於運動的人種

再回到開頭講的那則新聞吧
媒體引用的是衛生署最新的統計結果:
國人的過重或肥胖比率(即BMI大於等於24)已高居全亞洲各國之冠
成年男性一舉突破51.1%
成年女性也高達35.8%
且台灣每周運動不到90分鐘的人口比率
男性為68.5%
女性高達79.3%
更是在世界名列前茅

乍聞台灣成年男性竟有一半以上被歸為肥胖
有些驚訝
一直以為跟滿街胖子的美國比起來台灣人算瘦的
不過再想到身邊男性友人一過中年確實紛紛腫起來
又覺得這個統計還頗符合現實的
女性同胞也別得意啊
我們在肥胖率上數字之所以比男性好看一些
恐怕不是拜正常飲食所賜
也絕對不是規律運動的結果
(後面都說女性缺乏運動的百分比更高了)
而是在「瘦才是美」的壓力下
不得不靠節食、惡性減肥來維持身材
這種表面上的瘦
不代表就能擺脫肥胖所帶來的健康危害

我不想高舉著健康跟外型的旗幟來勸人運動
人類是種不見棺材不掉淚沒有預防觀念的動物
吸菸跟諸多慢性疾病的因果關係都被驗証得那麼確立了
吞雲吐霧的癮君子還不是一堆
靠懲罰嚇阻來達到行為制約的效果向來不好
只為健康而運動多半也是三天捕魚兩天晒網
檢查報告上出現紅字
才趕忙報名健身房繳下大筆會費
威脅感隨時間漸漸降低後很多人便鳥掉了
灑出去的錢只買來暫時的心理安慰
至於胖瘦跟美醜之間的連結本來就很主觀
我確實認為瘦一點比較漂亮
卻仍舊對其他各種審美觀開放
為了瘦而運動的正當性並非絕對
再說前陣子胖起來的真人實例就足以佐證
(詳見早餐一定要吃唷~~~)
減肥得運動搭配飲食調整才有效
光是拼命運動很可能只是做白工或甚至有反效果

真正持久的運動動機
必須實際開始著手做
從中獲得樂趣
然後一切進入positive feedback
這個習慣從此就是你的了
不運動頂多就肥嘛心肺功能差嘛不會怎樣
可是一旦運動之後
你會覺得生命進入另一個境界
嗯說得很神好像在傳教信不信由你
我妹曾問我說假如運動不但不會瘦反而會變胖
妳還動不動?
以前我不知如何回答
現在則可以很肯定地說:「還是會。」
就像餅乾、冰淇淋太誘人
所以明知不是健康食物、熱量又高依舊會忍不住去吃
運動這麼醉人美好的事
就算它會帶我走向墮落與滅亡
也是死不足惜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awu 的頭像
    Liawu

    Lia's Blog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