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迪勒颱風為全台帶來了近年罕見的嚴重災情

台北市亦是滿目瘡痍

路樹倒了一堆、郵筒被砸彎腰、大家用了數日黃濁自來水

咱們市長夫人也在臉書上分享了柯家颱風日誌

不意文中這句「拜颱風天所賜昨天先生難得整天在家吃飯」

卻引發外界不小的批評聲浪

質疑當市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際

市長怎麼會窩在家裡「掃空冰箱」而非坐鎮指揮中心呢?

事後陳佩琪貼文道歉並暫時將臉書關閉

不過從她的解釋看來

(先生當天是先開會巡視然後才光明正大回家、在家裡也是全程批公文和幕僚保持緊密聯繫、臉書只是生活分享她都呈現最真實的自我與自家生活狀況)

陳佩琪並非打從心底覺得自己犯了錯

只是基於政治正確從善如流道了這個歉、反了這個悔

而我可以預言的是

只要市長夫人繼續用現行模式經營臉書

類似的爭議言論肯定源源不絕因為她根本不曉得該怎麼避免

 

老公看完這則新聞轉頭就說:「我馬上想到妳。」

一時間我啞口無言

難道……白目真是醫生的共同特色嗎?

事情是這樣的

日前本人與朋友聚會時說了一番有損老公形象的話

內容不宜在此覆述否則我就真的是自目加三級了

當下沒想太多只是純粹說出心裡的想法

非無的放矢或無中生有但頗為誇大

回家的路上老公無奈跟我表示當時他臉都快綠了

「妳永遠不知道誰會是潛在客戶。」

尤其老婆不是都該護著老公的嗎?

如果連老婆都這樣講

那朋友絕對不會認為是在開玩笑而會當真……

 

老公的反應讓我非常驚訝

大概就像陳醫師發現自己無心一句話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同樣驚訝

阿扁那句「有那麼嚴重嗎?」是我當時心裡的OS

(搞不好也是陳醫師的)

那頓飯局裡的交談不過就是熟朋友間在亂喇賽啊

對方會那麼嚴肅去看待我虧自己老公?

不過既然老公覺得不妥

基於尊重他

我就靜下心來好好檢討這中間的是非曲折

首先

朋友跟我很熟識多年了

不會因為隨便幾句話就影響對我的評價

但他們才剛剛認識老公不到一個鐘頭

確實可能輕信半開玩笑的讒言而留下壞印象

其次是

這我早就知道了但必須再次提醒自己

「律師的工作性質跟醫師不一樣」

 

醫師只要診所開著、學經歷掛著、人坐在診間等著

附近病人有需要就會主動前來求醫

當然口碑跟名氣不是不重要

名醫們可有的是能耐吸引跨縣市病患不遠千里而來哩

但相較下律師的客源又更仰賴人脈、親友間互相介紹與人際關係經營

天有不測風雲

沒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生病、會需要醫師

一如沒人知道自己什麼會碰上法律問題、會需要律師

前者如果只是小病痛就找附近診所醫師看掉了

後者則多半不會半路看到招牌或網路上查到資料就隨便諮詢

都嘛要找有名氣、已經認識或經熟人介紹的律師

所以無怪乎老公非常在意有關工作能力和態度的評論

拿這個來開玩笑簡直踩到了他的雷

 

一陣內心戲後我跟老公道了歉

但跟陳佩琪一樣的是

我沒有打從心底認為犯下了什麼罪該萬死的錯

所以還是困獸猶鬥地辯解了一番:

「我不全然是亂講而是有根據的啊」「他們不會因為這樣就質疑你的專業啦」「他住日本欸真的可能有case給你嗎」……

老公一眼便看出我根本不是誠心反悔

卻也無可奈何

老公不會真的生我的氣吧?不放心地瞅了他一眼後我撒嬌道,「沒辦法老婆講話很白目。」

老公笑笑說他早就原諒我了

我就是喜歡妳的白目啊。

這個小風波就這樣落幕了看似船過水無痕

但我不免在心裡默默擔心

依舊不曉得怎麼拿捏分寸的我以後在社交場合是不是最好全程閉嘴

免得一不小心又會冒出什麼讓老公臉冒斜線的實話來?

 

離開醫學院和醫院之後因為接觸的人變多、環境變複雜

讓我發現自己或說醫生這個族群實在單純又封閉

嚴謹的醫學教育把我們訓練得一板一眼

有幾分證據就說幾分話

不來模稜兩可、不置可否這套

也不懂得察顏觀色、拐彎抹角跟適度隱瞞

腦子裡想什麼立刻化為言語直抵舌尖

這在臨床上是行得通的甚至本來就必須這麼幹

移植到人與人的日常互動卻時常製造出讓彼此都尷尬的場面

只是當處於圈圈內身邊圍繞的都是同道中人

自己不易察覺也沒人會提醒你這點

即使偶爾出現連白目如我們都覺得白目的對話

基於了解對方沒惡意加上難保哪天不會犯同樣的錯

大家多半也是一笑置之

於是乎又更加縱容了這想什麼便說什麼的風氣

 

圈子太小、經驗太侷限以至於眼界太窄

亦是醫師族群的通病

當然也不是沒有交遊與見識皆廣闊的同業

但多數人都是一路埋首苦讀上來

別人拿去玩樂、認識花花世界、參加社團與三教九流交關的時間

我們焚膏繼晷全部貢獻給書本以免被二一

別人步入社會開始工作並在挫折碰壁中快速成長

我們在醫院被當廉價勞工操累得像條狗一樣

也學到很多卻僅適用於白色巨塔這個小時空

換句話說

大部份醫師從高中畢業後就未曾跨出高聳的醫學藩籬

大伙兒紛紛被改造得在醫療體系中如魚得水

同時卻代表著回歸現實社會後的格格不入

如果一路留在醫院或醫學院當學者升教授是也沒差

一旦需要離開舒適圈和其他領域的人士互動

我們立刻會發現自己腦袋運作竟如此僵化

過去唸的書堆疊如山但狹窄如豆

醫學以外的話題我們一概不知

別人卻樣樣信手拈來、侃侃而談

 

如果以前有人批評說你們醫師就是群井底之蛙

我肯定要不服氣

這幾年真正踏出醫院接受社會洗禮後

不得不承認醫師在某些層面上確實相對欠缺

既然覺察了自己的不足

我一直朝成為一個更全面、更寬廣、更體貼、更不自我中心的人而努力著

卻也認為保留適度的白目其實是種資產

比起長袖善舞、熟諳社交技巧的人 

我更喜歡與直率坦言者往來

因為他們的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

你不必費心猜測對方是否話中有話

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無心之言會否遭受曲解

即使偶爾會被這類人的"brutally honest"所傷

但想想明槍易躲而暗箭難防啊

白目的人看似渾身帶刺卻也最沒心機

 

在醫療環境裡白目是合理的

在日常生活裡白目是尚可被接受的

那在公領域上呢?

 

柯P的白目發言從參選以來已然多掀波瀾

他也不得不學著謹言慎行些別再禍從口出

只是目前看來本性難移成效有限

亞斯伯格症是柯團隊過去拿來替其爭議言論辯解的擋箭牌

然而扣掉罹病所致

我想長年的醫師養成必然也對他的白目貢獻良多

這次市長夫人的臉書風波便證明了

醫師的思考模式幾乎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我們總覺得

啊事情就這樣咩你要我多說或少說都辦不到

卻忽略了在公領域上「外界觀感還是很重要

尤其柯P現在代表了整個市府團隊不只是他自己

更是外界眼光聚集的焦點隨時有人等著雞蛋裡挑骨頭

實在經不起自家人三天兩頭替已經滿頭包的他扯後腿

我不是要求陳醫師昧著良心作出違心之論

但如果發言稍微拐個彎也不用到說謊就能讓外界觀感好一些

並無損她向來堅持的真誠原則哪

 

於公

市長夫人這次的發文內容確實欠考慮

不過我私心上很同情也能夠理解她

依我們腦袋的邏輯運作

既然不覺得颱風天在家辦公有錯

於是當然也就不會想刻意隱瞞這點

所以當老公說看到新聞便想到自己老婆

我語重心長地告訴他:「那拜託你不要去選市長,要不然我肯定也會被罵臭頭。」

以本人的白目程度破壞力估計是不會小於陳佩琪的

娶到這種老婆

老公這輩子還是乖乖陪我當無名小卒比較安全

然而如果我真的是陳佩琪

(這假設真糟糕畢竟我一點都不想嫁給柯文哲啦~~~)

做法上一定跟她不一樣的是

我雖然會繼續經營臉書

卻絕對會避免在上頭提到柯P以及和他相關的公、私事

 

其實早在市長選戰開打之初

便一直有人認為陳醫師在臉書上「講太多」

並把她拿來跟後來明顯干政的吳淑珍相提並論

當時我覺得要求候選人之妻對外噤聲毫無道理

畢竟那是選戰交鋒的非常時期

陳佩琪靠臉書替老公增加戰力自有其正當性

事實上透過她看似溫和實則犀利的發文

也漂亮地替柯P洗白了一些他不好自己澄清的冤屈(如公佈連家送的紅酒)

及至選戰結束、柯P當上市長

市長夫人當然依舊享有獨立主自的發言權

不該被抹殺

但經營方向必須因時制宜稍加調整

老公的行政作為和媒體形象交由專業團隊打理

至於陳佩琪的個人臉書則退居為真正的私人專屬園地

 

這無關乎妥協讓步或避重就輕

而是

既然這是「我的」臉書、發表的是「我的」看法、想吸引的是關心「我的」

何必老是靠爆老公的料來爭取媒體和網民的注目

難道抽離了柯P這個元素後陳佩琪自己沒東西好分享嗎?

陳醫師跟柯P一樣畢業自台大醫科

論聰明才智成就都不輸老公

我可以想像她一定也期望擁有某個程度的公眾關注和影響力

然而講白一點

現在會去看陳佩琪臉書的十之八九都衝著她是柯P老婆

那些按讚和回應(包括鼓勵及謾罵)也多半基於愛烏及烏或恨烏及烏

她實在不必陶醉於這狐假虎威般的人氣和名氣

即便臉書上不再出現柯P影子勢必讓點擊數爆跌

但靠自己腦袋裡的料招覽真真正正欣賞她本人的網友

不是更有價值跟成就感嗎?

何況柯氏夫婦感情疏離早非秘密(對此有疑惑者請看我眼中的柯P)

依常理這種不甜蜜的老夫老妻在家裡連話都懶得多說幾句

卻在臉書上左一句先生右一句先生徒然顯得矯情

 

真誠是很珍貴的人格特質

我一點都不希望柯P跟夫人被同化成一般的普羅政客

但要嘛民眾和媒體都能體察其原意不妄加曲解

要嘛他們心臟要夠強經得起輿論無情甚至帶著惡意的批評

否則話出口前最好還是多思考一下

畢竟他們現在的位子確實跟從前不一樣了

說錯話的殺傷力大增且自己未必承擔得了

如何在入世跟純真中找到平衡點

我想聰明如他們理當不需要摸索太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